這數量的族群要多久才長成?我印象中無果石龍尾( Limnophila sp. )因雜交而造成的先天生殖障礙,無法結果,只能依靠節莖斷裂的方法進行無性生殖,但這裹的群族又是人為放養,還是候鳥在上一個發現地點攜帶而來?

PB191274.JPG

PB191275.JPG

盛放的石龍尾花海

PB191276.JPG

PB191277.JPG

PB191279.JPG

PB191280.JPG

水中也有魚的蹤跡,但會是大肚魚( Gambusia affinis )還是青鱂魚( Oryzias latipes )

PB191281.JPG

PB191282.JPG

PB191283.JPG

在乾硬而不平的田上走動,一個不小心便拗到腳腕了,只好半拐的完成下年的旅程,拍照時被經過禾草時被螞蟻爬身上螫手臀暴露的位置,主動攻擊的是兵蟻?但相比宿舍裹的,痛感明顯多了=_=......

PB191284.JPG

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石龍尾,相比在玻璃缸栽培的好看多了,節距也明顯比魚缸的短。但人為環境種植會導致節距拉長的原因是碳源的差異?還是養份的差異?

PB191285.JPG

PB191286.JPG

PB191288.JPG

離開時再拍水溝的蔶藻( Blyxa )

PB191292.JPG

去到溪流裹潛水拍照,續8月在香港跟台灣友人的香港秘境旅程後,我真的迷上了拍蝦虎這水中生物了

PB191299.JPG

PB191300.JPG

PB191302.JPG

這隻應該是粗糙沼蝦( Macrobrachium asperulum )了,終於找到比較好認的個體,前篇的沼蝦跟友人對了很久也不能確定是什麼沼蝦(跪哭)

PB191307.JPG

PB191314.JPG

PB191316.JPG

粗糙沼蝦的斑紋也是滿漂亮的

PB191317.JPG

PB191318.JPG

PB191321.JPG

PB191329.JPG

PB191336.JPG

天色差不多入黑,只好拍完這張便上水更換衣服離開

PB191339.JPG

回程時路過某溪時也能看見無果石龍尾的蹤影,而此處與發現無果石龍尾的溪流相接,可見其斷莖能使族群能快速擴散

PB191342.JPG

後記:為了尋找黑鰭枝牙蝦虎( Stiphodon percnopterygionus ),因為晚上問了朋友的意見後,標了數個有可能會找到的溪流出海口,只希望明天下水時不要突然下雨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