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再跑水田野草的棲地,記憶中短時間內再次到訪的原因是:因為上一次下溪拍提燈蘚科( Mniaceae )的蘚苔時,把照片拍糊了,所以未能記錄在網誌上,所以刻意找個假日再次到訪拍攝吧!
上次拍攝鳳尾苔時,竟然沒留意到地上的兩團團尾苔~超級健康和翠綠
鐵皇冠( Microsorum pteropus )
開始進入主題,這次旅程要拍攝的提燈蘚科( Mniaceae )蘚苔,沒記錯的話,在水族稱為蝴蝶莫絲,之前也有看過水族店家在售賣,緣僅此一次,後來就再沒在水族館裹見過這種莫絲了,令我堅持要再次跑這棲地,大約是因為第一次在野外看見這種蘚苔了,覺得要快點拍照記錄起來,但後來經過許多旅程後才發現也是很常見的蘚苔之一,不再售賣原因是太容易取得?還是這種蘚苔欠乏市場需求?這我可不知道了
翠綠的鐵皇冠( Microsorum pteropus ),在野外,有一種很常見的蕨類植物常常被誤認為鐵皇冠,但其實葉型跟紋理等也差很遠(雖然我也常常辨認錯了XD ),但當第一次在這裹看見真正的鐵皇冠,我倒是很高興,我終於找到真的鐵皇冠了!
回想起當時溪裹的圓石長滿青苔,超級滑,唯有赤腳踏進溪裹,冰涼的溪水從腳邊沖過,看見石上一片片鐵皇冠,心裹非常興奮,為了取到比較好的拍攝角度,便跪在石上,順道對大自然敬拜著,一邊用抖震的雙手,拿著手機,拍下動人的一刻。從遠距離拍照,到現在為了取到比較好的角度,進而在水中趴著,跪著,或許下一次,我會用潛水鏡在水中欣賞野外水草動人的一刻。
最後拍完提燈蘚科(Mniaceae)蘚苔便上岸,沒有穿鞋子在冰冷的既溪水,踏著長滿青苔的石頭上行走,超級痛苦的,後來終於下決心要買溪鞋了,也開展我跑野溪的尋找水草之旅,離開前也得拍一下綠溫蒂椒草 ( Cryptocoryne wendtii "green" ),回望上次不小心誤跳泥濘的洞依存,為我的新鞋子默哀吧.......
已經開始長出水面,也採了點樣本回去再次確定是棕溫蒂椒草( Cryptocoryne wendtii "brown" ),還是綠溫蒂椒草( Cryptocoryne wendtii "green" ),好讓我了解這邊的溫蒂椒草到底是擴散,還是人為放養的
水田的水閘解除了,水田在陽光照射下,漸漸變成一片裂土,看來我遲來一步了
水馬齒( Callitriche verna )在烈日下,漸漸失去水份,變成枯草,不知道明天農休再訪時,又能否再見你的蹤影?
小溪裹的石龍尾依存,繼續隨水波動盪著
台灣天胡荽( Hydrocotyle batrachium )在水泥路上慢慢伸出走莖延展著
未知明年可否再見這片溝繁縷 ( Elatine triandra )草皮呢?我期待著
正值通泉草的花盛開時
一片藻華,不知道裹面會不會混有輪藻呢?
目的地已經跑好跑滿,看時間尚多,這麼早就回去似乎有點可惜,那不如開始探索鄰近地區吧,但讓我失望的是越靠近市區外來種越多......照片中已經有兩種,是粉綠狐尾草( Myriophyllum aquaticum )跟 銅錢草( Hydrocotyle verticillata )
第三種......水圳裹的水蘊草,假是這是一片蔶藻,反而會令我很興奮
在烈陽照射下紅通的日本滿江缸( Azolla japonica )旁邊是青萍( Lemna aequinoctialis ),形成一個明顯的色澤對比,太陽光的種草功力真的太棒了
水芙蓉( Pistia stratiotes )也混在其中,這場浮萍大混戰,最終會誰勝誰負,搶得這片水田呢?
美國螫蝦的屍體......螫蝦對台灣生態又是一場生態浩刧了
滿田的福壽螺,與美國螫螺一樣,從引進食用,漸漸發現肉質口感不佳,欠缺市場被棄養在河川、小溪、池塘、溝渠、水田,至對生態的破壞,螫蝦的挖洞習慣令稻田失去保水能力及福壽螺把作物一晚清空的,以至對其他原生種的威脅,最終的受害者不止自己,更是整個生態系統
沿途經過水片水田,水田裹種的東西好像沒看過,也不確定是哪種水生植物,唯有先拍下來吧
後來逛到其他水田好像發現背影像是青鱂魚的東西,可惜沒有帶網子去撈起來看看牠的盧山真面目,直至5點多的時候開始回程時,被Google map帶去胡同路......看著手機裹的車子到站時間還剩8分鐘,追不到車子可能要再等30分鐘至1小時才有車子了,只好瘋狂的跑吧!!!最終剛好跑到車站時剛好剩下1分鐘,在公車上昏睡了,這是沒有機車的悲哀,但追公車/坐錯公車倒也是有趣的旅程回憶之一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