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兩個月沒下水了,在暑假的兩個月都一直被工作纏著,離不回辦公室,也無法休假,在這段日子又復胖了十公斤.......當九月回到臺灣後因為還卡在鬼月,沒重要事情都不想下水,這兩件事故,換來的結果是:很多原有計劃也沒有趕上,香港的米蝦,迴游性鰕虎未能全都刷記錄,讓我覺得真的是一個滿大的遺憾。

  現在九月鬼門關已過了,只好趕緊在十二月東北季風正式吹拂臺灣北部前能下水就儘量下水吧。而在這個九月中基隆雨巷難得的沒怎樣下雨,好天氣佔了大多數的日子,但換來的,卻是東北海岸濁立溪流水源枯竭的環境,有時候經過以前下水記錄迴游性魚類的溪流時,都能發現到水位明顯的低下,只希望溪中精靈能渡過這次難關吧。

  今天再次回到以前趴石頭拍居寄蟹弄到我皮膚過敏的溪流,雖然水流尚算充足,但寄居蟹已經不見了,那隻穿山甲的屍體也似乎被暑假暴雨帶來的洪水沖走了,人生唯一一次看見穿山甲就是牠們的屍體......但我依然記得上一次到訪時,好像有看到水中有紅橘色的鰕虎在我腳邊游過,我不曉得是我的幻覺還是怎樣的,有機會是環帶黃瓜嗎?又不見得耶,這品種魚都喜歡上溯到中上游位置,但我深信枝牙系列的鰕虎卻肯定是有的,那事不延遲就趕緊換上半身的短袖防寒衣,戴上面鏡與呼吸管下水了。

已經差不多兩個多月沒下水,終於能再次體會在水中舒暢忘我,專注觀察溪流裹魚兒的快樂

P9232852.JPG

  第一位找到的朋友是-壁蜑螺( Septaria porcellana ),雖然我在去年4-6月期間已經到訪很多北部的溪流,但找到的笠螺數量,依然沒第一次盲找黑鰭枝芽的那個點數量那麼多,我也不曉得到底是被人抓光光還是怎樣的,但我必須要說,我不忍心看見甲殼類的生物被當作消耗品的工作螺,飼養在草缸裹,因為草缸酸性的環境只會慢慢蝕食牠們的外殼,終於走向死亡,這真的是很殘忍的事情。

P9232855.JPG

  果然沒錯的,真的是有黑鰭枝牙鰕虎( Stiphodon percnopterygionus ),但似乎是紅色型而特別之處在於金屬的色彩都長在面頰處,而非我內心所期待環帶黃瓜蝦虎( Sicyopus zosterophorum ),還以為這麼好,不用上溯至溪流的上游就能找到(哭)

P9232858.JPG

P9232874.JPG

數隻大口湯鯉( Kuhlia rupestris )在石頭間穿插群游

P9232885.JPG

P9232895.JPG

P9232897.JPG

在瀨區至潭區之間,享受著身體被水流沖擊的快感

P9232900.JPG

剛好中午至下午時分,是拍魚的好時候,陽光從天空照射下來,為水中帶來足夠的光照與更多樣的色彩

P9232902.JPG

P9232904.JPG

在石頭間還能看見不少水中麥田圈-壁蜑螺所產的螺卵

P9232911.JPG

  我一向也不太喜歡拍中上層活動的魚類,活動緩慢的魚類除外,像是鬥魚等等,我不知道是我TG4的拍照設定沒弄好成動態追蹤,還是怎樣的,我總是無法拍攝出中上層活動魚類很清晰的照片,這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困擾。

P9232916.JPG

P9232920.JPG

P9232921.JPG

P9232922.JPG

P9232924.JPG

  當我寫這篇文章時,人還在香港那邊渡過寒假,而我懶得把一堆圖鑑的書藉從香港跟台灣之間帶過來帶過去,所以只好靠記憶中看過的圖鑑和網上魚類資料庫的資料來辨種,而大口湯鯉在臺灣魚類資料庫所說,是能夠食用的魚隻,不過這隻小隻的魚吃來也太無謂了吧......像吻仔魚這種,而且所謂的吻仔魚都是多種魚苗所組成,更折墮啊......

P9232932.JPG

P9232935.JPG

P9232937.JPG

  中華毛蟹( Eriocheir sinens ),我學校裹有位學長,我覺得他真的滿屌的,因為他什麼鬼也敢吃下去,像來他把石賓魚連卵也吃下去,但人目前還是平安無事的......前陣子看到靠北版是說,他在野外抓毛蟹煮來吃......

P9232940.JPG

  我很認真的觀察,這溪流的黑鰭枝芽都以紅色型為大宗,而且金屬質的色彩都集中在面頰的部份,很特別喔!

P9232945.JPG

P9232946.JPG

這就是下水拍魚都要選在陽光充足的時候的原因

P9232948.JPG

  溪流旁邊的草叢也是迴游性沼蝦或米蝦很好的棲地之一,但這次我什麼也沒找到就是了,我一直也很想去記錄台灣的迴游性米蝦,最少像是大和米蝦( Caridina multidentata )這種,但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找到過,可能分佈的地方主要都在東部或是我找的地方都不對就是了。

P9232962.JPG

P9232969.JPG

P9232966.JPG

  再次看見金屬質都在面頰的黑鰭枝牙鰕虎時,我開始產生一個疑問,到底迴游性鰕虎被水流沖擊至海洋成長,到長大再上溯回溪流生活時,牠們會記得自己的出生地嗎?不然這邊只出現這型態的黑鰭枝牙蝦,真的是巧合嗎?但既然如此,那麼雌魚又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P9232976.JPG

P9232977.JPG

P9232978.JPG

P9232980.JPG

P9232982.JPG

但偶然還是能找到一或兩隻身體依然保存金屬色彩的紅色型雄魚啦

P9232988.JPG

P9232997.JPG

P9232999.JPG

  剛好拍攝到三隻雄魚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剛剛所假設的-幼魚都會記得自己出生地,到成長以後再上溯回來,會有這樣的可能性嗎?

P9233009.JPG

P9233020.JPG

P9233024.JPG

P9233027.JPG

  但雌魚看起來又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喂,你黑鰭枝牙鰕虎跟紫身枝牙鰕虎的雌魚都分不出來,你真的還能辨出固中差異嗎?)呃,這個問題就等相關的專業人士去解答了,溪流魚類的部分我都是拍開心的,水生植物這一環才是我主攻的部分......

P9233028.JPG

P9233029.JPG

P9233030.JPG

P9233031.JPG

P9233032.JPG

P9233035.JPG

  母魚也是滿漂亮的,雖然不帶那麼豔麗的色彩,但平平凡凡還是不錯,只是似乎這溪流的母魚都愛活在細小的潭區,而那個潭區要把自己用奇怪的姿勢屈進去拍照,實在太痛苦了,所以我多拍幾張就放棄了,老人家腰骨不好(嘆氣)

P9233038.JPG

P9233040.JPG

P9233042.JPG

超級可惜的,拍了這麼久還是沒拍到雄魚展鰭的照片

P9233049.JPG

依然在附近群游的大口湯鯉

P9243143.JPG

P9243149.JPG

 

P9243150.JPG

巴拉草( Brachiaria mutica )叢,也沒找到草叢裹有沒有海龍在裹面。

P9243152.JPG

從水底往水上拍,這是北部唯一天氣晴朗的日子

P9243154.JPG

後記:

  講一件非常鏘的事情,當我坐公車往溪流溯溪拍魚的路途出發的時候,遇到三個同班的變態痴漢去營區看新生營的學妹,我覺得真的很扯很變態。(強調:我也是去拍魚不是去拍學妹 )。而相隔兩個月沒下水,照片沒拍很好,不讓魚受驚嚇的技巧也開始生疏了,連續四次把魚嚇跑=_=.......這邊的枝牙鰕虎我真的不會辨種,因為牠也有臉頰呈現金屬藍,身體也沒有色澤,是黑旗枝牙鰕虎的另一形態?我真的沒頭緒,只好求fb上的大神們來幫忙辨種,但後來也被確定同為黑鰭枝牙鰕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