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水田與溪流季節的過渡期中,我決定去山上拍狸藻,但出門才發現沒帶相機,更難得圓葉狸藻( Utricularia striatula )的終於花開了,只好隔天再去補拍順道下水拍山區的紅斑吻鰕虎( Rhinogobius rubromaculatus ),雖然紅斑吻鰕虎算常見的魚隻,但因為紅斑吻鰕虎主要分佈在山上或是中上游的的溪流,但我手機沒台灣山路的GPS定位app,像我這樣愛亂探索,但沒GPS定位,又不會記路的,肯定會在深山裹迷路或是被神魔仔帶走,所以我從沒打算去台灣山林小徑旁的溪流拍魚或蝦,這邊剛好有的話就順道拍吧!

  剛下水就遇到第一隻紅斑吻鰕虎,雖然最近氣溫已經回穩至27度左右,但水冷依然超級冷,特別是山上的,但去年這時候我已經每天都在溪流裹渡日,我又不曉得為什麼那時候會有這樣的勇氣下水,我只知道現在很後悔幹嘛要下水,因為水真的有夠冷= =......但還是緊咬著呼吸管慢慢適應水溫,就趴在水裹拍魚。

P4041937.JPG

  紅斑吻鰕虎真的很醜,這句話我已經跟很多養溪魚或做溪流田野調查的朋友說過N遍,今天再次看到的感想依舊......嗯......醜爆了,但誰叫我在做台灣淡水水生動植物記錄,還是得要拍一下

P4041940.JPG

  紅斑吻鰕虎特是很特別的鰕虎之一,陸封型的牠在全台都有分佈,在不同區域都會出現族群間的表現差異,像是體型、體色、斑紋顏色及背鰭色彩,北、中、南部的都各有不同,我目前只有在北部拍攝過,在個人觀察下,北部的紅斑吻鰕虎的黑色素比較多,有些斑點都呈現白或黑色,其他流域有待以後環島旅行再潛拍看看。

P4041944.JPG

還有一隻明潭吻鰕虎( Rhinogobius candidianus )。

P4041945.JPG

  這次潛拍的溪流比較特別,平常的水流都非常緩慢,但當下雨時就馬上氾濫,還會出現土石流狀況,可怕程度非常高,我就是在瀑布區裹趴拍,如果突然來個午後雷雨,很可能就被沖走,七天才能回家了,田野調查人員就是一個高風險,但靠著熱血來支撐的興趣或事業。

P4041962.JPG

  腹部臌臌的,看來是紅斑吻鰕虎的母魚,在野外生涯兩年裹,我還真的沒拍過任何一種生產卵或孵魚的照片,如果有幸能拍到的話,那一定會是一批很珍貴的照片。

P4041971.JPG

  相隔太久沒下水了,這次在水裹拍的照片我並沒有很滿意,而且這裹潭區範圍太窄,很容易因為一些小動作而而驚動魚隻游走或是揚起塵粉,使水變得混濁,令大部分視度都是俯拍,而非平行拍攝的狀況,拍出來的角度都不太好看。

P4041973.JPG

P4041978.JPG

P4041990.JPG

  水已經開始被我弄濁了,在與朋友出外趴溪流拍魚時,我很常被嘲諷為水質混沌者,常常把水弄濁,使得清晰度變低,不好找魚跟拍魚,但我也不想啊!要抵抗水流就唯有這樣。

P4042009.JPG

P4042011.JPG

P4042013.JPG

  如果這張是平行視角的話就好了,鰕虎最漂亮姿勢之一就是展鰭的時候,能把鰭尾端顏色一展無遺,但這展鰭時刻都不好抓,牠願意乖乖的停下讓人拍已經算不錯了。

P4042016.JPG

P4042020.JPG

粗糙沼蝦( Macrobrachium asperulum ),又一直用螫夾我的手指,有夠機掰的。

P4041948.JPG

P4041950.JPG

  粗糙沼蝦也是山區或中上游溪流的常客,不是躲在枯葉間就是石縫裹,我記得台灣山產店有一道菜:酥炸溪蝦料理,裹面用的溪蝦就是牠們了吧?每次講到溪蝦,我都會想起ptt marval版裹面原住民問要不要去抓溪蝦的故事XD

P4041953.JPG

P4041955.JPG

粗糙沼蝦是數量最多的沼蝦,當中有一個地方很好辨認,牠們第一螫足節肢,有橘色的斑點。

P4041958.JPG

P4041959.JPG

  拍得差不多就開始上溯了,因為這裹還算滿近居民,所以有一堆線管引用水源,令溪流的樣貌與風景都被破壞了......

P4042050.JPG

  這種高濕度與比較陰暗的環境也不乏有翅星蕨( Microsorium pteropus )的分佈,不過都是小朋友階段,還沒出現卜字或三叉狀。

P4042064.JPG

回首一看,這個風景不錯看。

P4042066.JPG

  同為潮濕較暗陰環境會出現的剪葉鐵角蕨( Hymenasplenium excisum ),有沒有人發現他的葉型與我們觀賞水族裹種植的青木蕨很像呢?我們觀賞水族的青木蕨真正學名跟是哪一種有點爭議的,有人說是:與剪葉鐵角蕨同科的綠柄剪葉鐵角蕨( Asplenium obscurum ),也有人說是:瓶蕨( Crepidomanes auriculatum ),但在Google圖片中打青木蕨這個關鍵字來搜尋圖片時,又會發現青木蕨似乎是有兩種不同的蕨類的,這個謎團還是要待我把這兩隻蕨類都找到,並在水中種植看看才有結果。

P4042070.JPG

走過才發現忘記拍照作水陸缸造景參考,只好回頭再拍......但水已經被我弄濁了。

P4042086.JPG

提燈苔科Mniaceae 的苔蘚,在溪邊的石頭上也很常見。

P4042097.JPG

P4042101.JPG

P4042108.JPG

片葉蘚屬Riccardia

P4042119.JPG

  啊......到訪這裹數次,這次真的遇到天燈墜落在溪流裹的狀況,每年都有天燈對山林、民居造成一些環境或是財物的破壞,相關議題每年都一直講一直講,雖然不曉得哪位觀光業代表人物說過,天燈都能自然分解和有人回收,但掉落深山或無人能到之地的天燈呢?在我眼前就有一個了,每位旅客來旅遊都在天燈上寫上願望,祈求幸福快樂、身體健康,那麼這裹的山林又幸福嗎?住在這個山林的動植物也能健康的活下去嗎?天燈的回收率真的有報導所說這麼高嗎?

P4042122.JPG

P4042142.JPG

  原本我打算拍完照就算,因為手上拿著太多工具,上溯已經非常狼狽,但還是敵不過良心,左手兩袋植物樣本、手抄網和TG4,右手拿著這個祈求能考上國立大學和拿到獎學金願望的天燈,更狠狽的攀爬濕滑,長滿苔蘚的岩石上溯。

P4042148.JPG

除了把天燈屍骸帶回步道上,也不忘要拍植物照片。

P4042151.JPG

P4042154.JPG

這個......真的崎嶇難行,單靠雙腿爬不上去,只好天燈跟手抄網拋上去,爬上去再撿吧。

P4042157.JPG

P4042158.JPG

這個莫絲有點特別,他基部像是有柄的結構。

P4042160.JPG

靠......再爬完這個應該就好了吧......

P4042162.JPG

幾經辛苦終於把天燈帶到山徑旁的水溝,先放這邊,待會下山沒人撿走的話,再帶下山好了。

P4042166.JPG

  在把天燈殘骸帶回山徑時,不小心把新買的撈魚網弄丟了,心裹覺得:幹,做完好事還弄丟東西......只好回頭去找,幸好山神眷顧,最後有在地上撿到,看時分已晚就趕緊上山拍圓葉狸藻的花。

P4042167.JPG

  圓葉狸藻( Utricularia striatula )的花嬌嫩豔麗,我持續追蹤這裹兩年有吧,直至今天終於拍攝到花的照片,也因為圓葉狸藻喜歡長在陰暗流水山壁上,只能配戴頭燈來補光。

P4042176.JPG

P4042194.JPG

P4042196.JPG

剛開不久的小花。

P4042218.JPG

圓葉狸藻葉片大子大約就是一顆米的Size,實際數字大約0.3-0.5公分左右吧。

P4042225.JPG

P4042248.JPG

P4042341.JPG

P4042346.JPG

在我很認真的拍花的時候,有位長得滿漂亮的運動打扮的短髮女生,問我

:Hello,請問你在拍什麼?
我只簡單的回答:我在拍植物的花。
:喔喔~還以為你在拍生物。

  說畢後,那位女生就離開了,而我繼續在用奇怪的姿勢拍圓葉狸藻的花,我果然是一個優秀的話題終結者,在水生動植物面前,即使面對著漂亮的異性我也能不動聲色,繼續專注於眼前的水生動植物。

P4042251.JPG

P4042252.JPG

P4042257.JPG

P4042295.JPG

  拍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多張,就算用微距手殘會抖,應該也萬無一失,總有30張能用的吧? 我帶著這份信念就在隱匿的山徑裹更衣下山。

P4042353.JPG

  下山時,那顆天燈的殘骸還在,只好把它順道帶下山好了,最後把它安置在馬路旁的顯眼一角,希望有回收業者把它帶走吧。

P4042370.JPG

今天就用這張照片作為文章的結尾。

P404237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