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情緣
回到香港第一件事,便是跑到香港的金魚街(旺角通菜街),購買新的器材和懷舊一下,要說到與水族結下緣份,大約要從童年時代說起了,小時侯家裹飼養了一缸金魚,每天下課回來看著水族缸裹的金魚在水中悠游著,身上閃閃發亮的閃影,漸漸地我亦對水族產生了興趣了,直到一天被家人帶了出金魚街看到不同的熱帶魚,燈魚在黝黑的環境群遊著,細小的身驅發出耀藍的色彩,孔雀魚尾鰭的多姿多彩,優雅的泳姿自此我對水族生物興趣越來越濃厚,亦開始結下我的水族情緣。中學時期我也是超級瘋狂,基本每個禮拜天都會跑出去金魚街這邊逛逛,看看水草,不同新進貨的熱帶魚,我更每次也帶前女友去(就是要塗毒她啊,以便我買水草之類的不會被碎碎念,嘿嘿,沒想到也很成功的)要說到我自己對水族喜好的轉換,大概由迷戀熱帶魚>水草造景>米蝦>螫蝦蘇拉維西彊屍蟹>水陸造景>食蟲植物>微景觀>水草 的轉換著,現在開始比較定下去,其實主要是沒地方玩,不然的話我應該會玩得比以前更瘋狂的XD
說到金魚街,先引用一下Wiki 維基百科的歷史資料:
1950年代起,油麻地火車站(鄰近今日的旺角東站)附近有很多小販 販賣金魚和紅蟲,其後轉至界限街及花墟道一帶。1970年代中期,金魚商販認為該處不准於白天販賣的規定不便,加上當時養魚的興起,使他們打算搬到固定的店鋪繼續經營。他們選擇了旺角道至水渠道的一段通菜街作為他們的大本營。由於他們售賣金魚為主,所以俗稱金魚街。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年代
但今時往日,現在金魚街的狀況卻是非常的糟糕,大約是2009年,香港市區 重建局要活化香港金魚街,希望能把金魚街打造成「魚樂天地」,把水族店集中,為街道鋪設彩石,及增加綠化空間。但卻令香港金魚街的鋪租急升,原本的水族店都未能負擔起昂貴的租金(以前約17萬,在2013年大約3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