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二月末至今,因為中國隱暪武漢肺炎疫情資訊,加上WHO幹事長—潭德賽先生全力配合習維尼在WHO上連篇鬼話,令疫症沒能被及時阻止向外傳播與擴散,使全球陷入武漢肺炎的風暴中並重創各國醫療、經濟體系。而台灣則因對中國的不信任及第一線醫護人員超前部署下,成功杜絕本土疫情的爆發,但在現在全球化的趨勢,還是有不少產業因疫情爆發而受重創,需要裁員或結束營業止損,導致經濟發展受打擊。
而我小時候在香港就有經歷過沙士(SARS)爆發(對,也是中國搞出來的),見聞過這種病毒可怕之處,在各方好友提示跟勸告下,原本回去治腳傷舊患的事情只好取消並超前佈署,從一月底開始除了解決三餐需求外,就沒再出門過,直至台灣成功把本地案例控制到「零確診」才加減出門,所以也在此預告2019年末-2020年初沒有北海岸水生植物記錄可以看。
我記得在2還是3月的時候,與一位投身於觀賞水族產業的朋友聊天時,他透露對產業近況並不樂觀,因為觀賞水族產業滿依賴進口貿易,但不少國家衛生意識不高,一旦疫症在當地爆發後,除了活體採集會受影響,活體運輸亦因航空運輸業的停航不容易或無法進口,扣除已經在台灣繁殖場成功人工繁殖的熱帶魚外,不少水族館面臨野生觀賞魚賣完就沒了的危機。
其次是觀賞水族產業定位在休閒農業,在這個水族館不容易存活的年代,再面對經濟受疫情衝擊時,大眾在休閒娛樂上的消費意慾多少會受影響,在不知道有多少水族館能撐到疫情結束,繼續存活的當下,即使台灣網拍跟物流運輸產業再發達,可以在露天、蝦皮或是FB等網站、社群購買水族器材或水草、甚至是活體,但我覺得逛實體水族館還是有它的樂趣所在,有時候能在水族館發現一些新奇的東西,我也比較喜歡觀察到實品才決定要不要買,另一小部份是被不屑的水族業者騙過錢後,便養成到實體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習慣。
( 網拍是很方便啦,但沒法看到實物還是網拍的死穴 )
而我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與一個很花錢的計劃,不如我來把臺北市的水族館都逛過一遍吧?逛完再寫個心得或會推薦哪幾家有經過時可以去逛逛?甚至是一定要去的!於是繼氣體行地圖後,我又製作出「天龍國的水族館」這份地圖,騎車一家一家的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