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1.5呎缸出現了沒換eden的原廠圓桶喉,令喉管摺到產生的災難級人為意外後,只好忍痛翻缸吧,那時候對香港這個地方已經有點心灰意冷,所以決定去台灣,但這缸子卻面臨沒人照顧的危機,考慮良久,我也不寧願撤缸,因為總覺得沒有留點值得留戀的東西在香港,我應該不會再回來的概念,所以這缸就只好弄點簡單的造景,而其餘的東西都設定計時器,假期回來打理一下就好。
想了很久,到底要怎麼弄這1.5呎缸才好?簡潔容易打理?我覺得或許弄ADA 天野尚先生那種造景,應該會有比較容易打理,把主要的水草都改用溫蒂椒草之類粗養的東西就好了!
當時有用手機記錄整個石頭擺設的流程,可惜也是手機掛了,記錄就消失得一乾二淨,只慶幸在FB還找到這張照片......以前買了些亞克力膠片,但切錯大小,只好拿去劃三分線比例和黃金比例,好讓欠缺藝術天份的我,也能靠這工具補拙一下,而這次黑土方面我重用舊土(已服役3年多 ),把泥粉沖洗乾淨後,便繼續使用,比較多的迷思是:翻缸黑土是不是一定要換新的,但我自己覺得黑土只是介質之一,所以定期保養(吸走堆積的粉塵),防止黑土變成泥巴或容易缺氧令硫化物產生,缺養份?再補根肥/液肥就好了,而且也更容易控制剛設缸時,容易滋生藻類的環境,當然,減光和多換水也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法之一。

最終草種選擇用:皇冠,大藚藻,日本藚藻( Blyxa japonica ),紅芭椒草( Lagenandra meeboldii 'Red' ),帕夫椒草( Cryptocoryne parva )和小水榕( Anubias barteri var. nana ),寫到這裹我也回想起寫這篇文章前一晚,半夜跟草友聊水草時,說到玄武之石/芭椒草這水草時,在香港因為中國和外國草場均有進口的關係,所以已經是盆草之一,但在台灣因為沒什麼草友引入,所以現在市價還滿高的呢~ 讓他善羨不已XD 可惜是盆草又怎樣?還是沒人會欣賞啊!

離開約2-3個月,叫家人幫忙拍一下魚缸來看看,藻類生長沒有很猖狂......而蔶藻更是長得旺盛呢!只是紅芭蕉草跟帕夫椒草的況狀似乎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