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棲地之美 (1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距離上一次看到環帶黃瓜鰕虎( Sicyopus zosterophorum ),中間跑了去拔智障齒也不方便下水,相隔了快兩個禮拜,待傷口已經癒合得七七八八才能下水,長期缺乏雨水的滋潤及禾本科植物不斷的從溪畔延伸至溪床,把原本已經不大的空間再被壓縮,使牠只能從在水位非常淺薄的瀨區,回到小水潭裹繼續生活,我內心倒是有點掙扎要不要把牠撈去水源較穩定的中游放?畢竟我也不希望看見牠變成魚乾,但另一方面也不想過度干預野生動物。

       已經發色的公魚,我也很好奇這裹會不會有母魚?但到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卻忽然清醒,想到環帶黃瓜鰕虎似乎不是會出現在這麼下遊的洄游性鰕虎,而且個體已經成熟,牠出現的位置顯得非常怪異。

追尋。

        因為地型局限的關係,我只能用很怪異的姿勢,像用丿型的倒著,雙手撐在石頭,頭部朝水裹,雙腿往水泥牆壁靠的姿勢,趴在溪石上,在這小小的水潭拍這隻夢幻級漂亮的洄游性鰕虎。幸運的拍出我自己滿意的照片。

追尋。

追尋。

在豔陽下背部反射著帶著黃綠金屬般的色澤,非常華麗。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年我雖然有到訪過這邊溪流下游近出海口的位置,但看見溪流前半段已經出現人為整治的水源斷層後,我想魚應該也上溯不了,我武斷的認為這條溪應該也完蛋了,所以就沒再上溯調查。這次與友人陪同下,一起上溯調查。

黑鰭枝牙鰕虎( Stiphodon percnopterygionus )

踏上解鎖夢幻目標魚種的成就

鰕虎科?魚,看圖鑑沒找到。

踏上解鎖夢幻目標魚種的成就

踏上解鎖夢幻目標魚種的成就

        小水潭裹除了日本禿頭鯊( Sicyopterus japonicus ),黑鰭枝牙鰕虎( Stiphodon percnopterygionus ),還有紫身枝牙鰕虎( Stiphodon atropurpureus )。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的旅程我好像是帶人去抓馬口魚之類的初級性魚類去弄社團的生態造景缸,因為過程我都一直在用手抄網撈魚,所以沒拍到什麼照片,直到最後一條溪流裹才有趴趴看,拍了幾張照片。

橘色型的黑鰭枝牙鰕虎( Stiphodon percnopterygionus )

首遇大和藻蝦

  朋友在草叢裹撈到一隻大和米蝦( Caridina multidentata ),我從來都沒想到這裹會有洄游性米蝦,而且還是大和米蝦......因為這邊潭區就有幾隻吳郭魚、大口湯鯉( Kuhlia rupestris )與誤入溪流環境的海水魚,草叢也不茂密,洄游性米蝦就淪為眾捕獵者的獵物,能撈到洄游性米蝦真神奇!

首遇大和藻蝦

這隻體型很小,只有1.5-2公分左右

首遇大和藻蝦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啊,好像很久沒再寫野外記錄的網誌,大約是網誌時間序更新到差不多到我出意外的那天,直到現在我還沒有面對那段導致我現在身體各種狀況的勇氣,就從2018年末停筆至現今,只發佈以前已經寫好的網誌,但我覺得時間已經差不多了,該是要面對的時候了。

       這已經是有點久遠的事情,那幾天要趕學校的實驗報告,沒空在FB上寫記錄日誌,我已經把當天發生的事情忘得七七八八,只記得與野外探索伙伴出門到這裹,大約是為了採集植物或礫石弄社團的造景吧,走的路線也是以前已經探索過的地點。

無果石龍尾( Limnophila sp. )

結伴同行

有尾簀藻( Blyxa echinosperma )或瘤果簀藻( Blyxa aubertii ),沒有去看種子,不太確定是何種

結伴同行

       看到水影反射的鐵絲網,我想起這邊水溝旁原本是一片長滿石龍尾的農田,不過後來這裹被圈起來賣掉,後續已經變成房子,但這鄉村難逃的發展,鄉村人口老化,也沒人回來承接農務,也只好把土地賣掉變現。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2016年,我所標記的東北角棲地裹,我只有在其中一條溪流中發現紫身枝牙鰕虎,而且那個點是友人供給才發現到,今天再訪其中一個長期追蹤的點。會持續追蹤這個點原因,除了風景說是比較像樣的天然野溪該有的樣子外,就是發現了不同流域生物個體差異,像是只有臉頰泛藍的黑鰭枝牙鰕虎以及白鰭型的明潭吻鰕虎,不單止第一背鰭,背、腹鰭均白,但尾巴又很正常的呈現黃色末端,這讓我有理由持續來這邊追蹤。

陸寄居蟹屬( Coenobita sp. ),認蟹不是我強項,待高手辨種吧。

P4213027.JPG

  臺灣吻鰕虎( Rhinogobius formosanus )的母魚,我發現沿海溪流環境有點像是海洋,每年當水溫回暖時溪流裹的水棉都特別多,有可能是溪流裹營養鹽變多的緣故嗎?因為在其餘季節中,同一溪流裹很少看見水棉,而且這個時段又剛好是一些洄游性物種仔魚回家的時候,這可為牠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源。

P4213030.JPG

豐水期的溪裹水位較深,讓我不容易下潛拍照,從俯視角度就能看到臺灣吻鰕虎的公魚體色多端。

P4213033.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今天與友人相約,我精心計劃了一個操到爆的行程,早上先去溪流,下午再去找外來種狸藻,但天有不測之風雲,連續一個禮拜的晴天,今天還是被終結了,回到那種天剎的雨巷鳥天氣,友人提醒我看看天色,我打開陽台的窗口,看到空氣的烏雲和端急的海浪,就知不對勁,如果突然來個暴雨,在溪流裹應該逃不及,只好放棄去溪流,乾脆上山好了。

  早兩天去拍了圓葉狸藻( Utricularia striatula )的花,我大膽的推測之前長期追蹤的外來種狸藻花季也來臨了吧?這裹我連續追蹤已經一年多了,傳聞這裹的外來種狸藻至少有3-4種,但當中有2-3種兩棲性的狸藻葉型非常相似,如果非專業的狸藻收藏家,光靠葉子根本無法分辨是何種,所以記錄花的部分對我鑑定來說可為重要了,可惜我一直以來都沒有遇到開花,今天就再去碰碰運氣吧。

  這邊的山路從前年五月至去年九月,野狗多到猖狂,我已經好幾次被追和差點被攻擊的經驗,因此這邊山區,沒事沒幹我才不會上去,但友人對被野狗追很有興趣,就順道帶他去體驗一下被十多隻野狗包抄的感覺。

  上山後公路旁邊的小水溝就長滿了一整的狸藻,我找的資料所說這邊有禾葉狸藻( Utricularia graminifolia )與網紋狸藻( Utricularia reticulate ),較近期的資料都證實這裹的並不是網紋狸藻,而是史氏狸藻( Utricularia smithiana ),因為台灣出現的「網紋狸藻」花色跟某結構與標本模式的有差異,而判辨為誤認。而禾葉狸藻在水中即使光照再強,也無法轉紅,相信眼前的就是史氏狸藻,這樣的話,觀賞水族小部分流通的,也可能是史氏狸藻。

P4062378.JPG

P4062418.JPG

  因為有下雨的關係,小水溝水位微微上漲,好讓我能用TG4窺探這裹的水底世界,溪石上附著不少片葉蘚屬Riccardia 的苔蘚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個水田與溪流季節的過渡期中,我決定去山上拍狸藻,但出門才發現沒帶相機,更難得圓葉狸藻( Utricularia striatula )的終於花開了,只好隔天再去補拍順道下水拍山區的紅斑吻鰕虎( Rhinogobius rubromaculatus ),雖然紅斑吻鰕虎算常見的魚隻,但因為紅斑吻鰕虎主要分佈在山上或是中上游的的溪流,但我手機沒台灣山路的GPS定位app,像我這樣愛亂探索,但沒GPS定位,又不會記路的,肯定會在深山裹迷路或是被神魔仔帶走,所以我從沒打算去台灣山林小徑旁的溪流拍魚或蝦,這邊剛好有的話就順道拍吧!

  剛下水就遇到第一隻紅斑吻鰕虎,雖然最近氣溫已經回穩至27度左右,但水冷依然超級冷,特別是山上的,但去年這時候我已經每天都在溪流裹渡日,我又不曉得為什麼那時候會有這樣的勇氣下水,我只知道現在很後悔幹嘛要下水,因為水真的有夠冷= =......但還是緊咬著呼吸管慢慢適應水溫,就趴在水裹拍魚。

P4041937.JPG

  紅斑吻鰕虎真的很醜,這句話我已經跟很多養溪魚或做溪流田野調查的朋友說過N遍,今天再次看到的感想依舊......嗯......醜爆了,但誰叫我在做台灣淡水水生動植物記錄,還是得要拍一下

P4041940.JPG

  紅斑吻鰕虎特是很特別的鰕虎之一,陸封型的牠在全台都有分佈,在不同區域都會出現族群間的表現差異,像是體型、體色、斑紋顏色及背鰭色彩,北、中、南部的都各有不同,我目前只有在北部拍攝過,在個人觀察下,北部的紅斑吻鰕虎的黑色素比較多,有些斑點都呈現白或黑色,其他流域有待以後環島旅行再潛拍看看。

P4041944.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天單純去補拍台灣米蝦( Caridina formosae )照片跟影片day,沒什麼特別的,這裹的族群可說是多災多難,之前先因為溪流整治而滅了不少,後續因為打颱風,後山土石流被沖走與暑假長期晴天大乾旱,估計族群滅掉不少,所以現在還能存活下來的個體,都可稱得上是強者!

P4021762.JPG

  我後來比較認真來看這裹的植物相,發現還有三叉葉星蕨( Microsorium pteropus )跟剪葉鐵角蕨( Hymenasplenium excisum ),而剪葉鐵角蕨就是我們水族所稱的青木蕨的朋友,他可不能沉水,只有青柄剪葉鐵角蕨( Asplenium obscurum )才可以,兩種看起來很像,但都是同科不同屬的植物哦~

P4021770.JPG

P4021775.JPG

  剪葉鐵角蕨的部分,我猜他也是很常被誤認為是青柄剪葉鐵角蕨而被種在水中,但後續能不能活我就不知道了。

P4021778.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經4月1號了,理論上是該把重心轉移到溪流部份的日子,但今年其實我比較想把重心繼續留在北海岸的水田裹,最少希望在我離開台灣前,還是能完成其中一個願望-把北海岸的水生植物都記錄一遍。

  友人很早已經跟我說,他們家附近已經開始翻土插秧,所以我期待能找到水生植物不多,也不曉得該從何入手,因為我沒試過這個時份氣節繼續跑水田。早上十點多起床,難得地能好好睡個八小時,但還是疲累賴床,弄到下午一點多才出發。

  最近天氣很好,好得難以置信,去年的這個時候還是會偶然下雨,但我還是在溪流裹用鏡頭捕獵黑鰭枝牙鰕虎魚,可是今年我很大機會放棄寫台灣溪流的部分,始終人力時間資源有限,總要忍痛砍掉部分的計劃,著重當下,不然兩頭不到岸,而溪流部分也一直有周大哥等大神級人物持續關注與記錄,這我可不擔心。

今天主要目的是回去補拍耳葉水莧菜( Ammannia auriculata )的照片,準備建立一些私人用的圖鑑使用

P4011622.JPG

P4011644.JPG

  耳葉水莧菜在北海岸裹除了這區以外,我就不曾看見了~最少我在三芝區還沒看過有水莧菜屬Ammannia 的水生植物。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週末原本沒打算外出,只想留在房裹好好整理一番,始終我房間從兩月回台至今,各種亂到大爆炸,地板上能走動空間近乎零,也有一堆採回來的樣本沒處理好,文章更新也完全停頓狀態(只剩24篇存貨),雖然新魚缸、器材都全到了,但一直都沒時間整理,我只想好好休息一下。但今天還是耐不著往外跑了,通宵整理房間到四點多,難得地覺得精神完全撐不住,昏昏欲睡的時候就滾到床上,直至醒來時已經一點多的事,吃完午餐,看著亂七八糟的房間,我放棄爭扎,我不想面對現實,我要逃離這一切,然後我坐上公車往北海岸的水田出發了。

  連日的晴天,代表天氣已經開始穩定了,在地友人也跟我說,陸續有翻田機進田了,這也是差不多要跟水生植物說拜拜的季節,又一個人介為入的循環,從零到一,從一回到零。到達目的地已經是三點多的事,這趟很隨性的走以前的老地方,看看以前的伙伴們過得怎樣,依然還健在?還是不敵棲地破壞了?

  但倖好大家都還在。經過一片已經排水的田時,裹面長滿一片像慈菇( Sagittaria trifolia )幼株,又有點像瓜皮草( Sagittaria pygmaea )的成體的它,這下子讓我突然間覺得人生好困難......

P3251384.JPG

  到底是慈菇還是瓜皮草?更可惜的是:都沒有開花,如果有開花的話,這下子就好辨多了,雖然兩者的花都非常相似,但只有慈菇在成體的時候才會開花,只要有花就能解決我當下的煩惱了。

P3251387.JPG

P3251392.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與鹿角苔( Riccia fluitans )

P3111028.JPG

P3111037.JPG

  田溝裹的溝繁縷( Elatine triandra ),但接下來在田溝裹的發現,讓這次旅程和我以前對圓葉節節菜的葉型轉換的推測變得可有趣了。

P3111041.JPG

P3111043.JPG

P3111045.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又睡過頭了~繼續在掙扎插秧期開始時,該先把金山區的水生植物地圖併完?還是去石門區探索看看,因為之前在網絡上有翻到石門那邊曾出現挖耳草的記錄,但石門區比較機掰的點在:在沒機車的情況下,要跑那邊很不方便。所以我在金山吃完午餐後,就往三芝繼續找水車前草,雖然季節似乎不太對,但我真的很希望能找到他,拍攝記錄跟進行採集保種。

一如以往三芝的盤腺蓼( Polygonum micranthum )真的很多,真的是到處都能看見他的蹤影。

P3110819.JPG

P3110825.JPG

P3110829.JPG

旁邊的田溝還有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

P3110843.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01 Mon 2019 14:40
  • 晴空

  每天也是過勞日~各種沒睡飽設完鬧鐘又繼續昏睡下去的日子,這狀況我想最少要持續2個月左右吧,最近真的太多事情處理不完。今天起床以至把行李收好,已經是十一點多的事情,只能選擇跑比較近的地方,於是我決定把某區還沒完成的地方,都趕快拼湊起來,坐公車的過程時,覺得基隆的司機真的討厭到爆,超愛突然急剎或是飊車,基隆真的是鬼地方無誤......無故急剎,害我撞到妹子,好幾個OBS摔倒,媽的!扯到爆,超想打去客訴。

  今天依舊在喜愛的老店吃完一碗焢肉飯與煙燻花枝後,就往剩餘的區域走。氣節已經回復到春天的氣分,白天時間又開始變多,意味踏我能走的路也能更遠。在前往濕地的路上,我終於找到一個池塘能給我拍美國螫蝦,但差在我決定要不要戴面鏡和呼吸管下去拍,說實在的我滿想用影片記錄野外的淡水動植物,加減寫一些外來種入侵對原生種的影響,讓除了華人地區外的國家,也能看見台灣的野生動植物面臨的危機和台灣原生種的漂亮。

  今天先遇到一大片的溝繁縷( Elatine triandra ),水被清風吹拂加上萬里晴空的天氣,水裹閃影著水波,也是一個拍攝水中照片和影片的好時機呢~

P3100470.JPG

下水盲拍時,水也非常清晰,混濁度不高的水田拍起來的畫面就很好看了~

P3100481.JPG

沾上塵粉的溝繁縷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1 Sat 2019 12:00
  • 晚歸

  步入三月的北海岸,東北季風吹拂不再兇狠的時,天氣已經開始回復穩定的狀態,只是偶然有些小雨點。我喜歡這種天氣,最少不會覺得又冷又濕又郁悶,但往往這時候也是跟要農休期時,水田冒出的水生植物說再見的時候,今年我有點不捨得,我一直在考慮到底要不要放棄溪流的部份,乾脆先完成北海岸的水生植物記錄計劃,但我不曉得。

  對於沿海區域,我抱不大的期待,除了盤腺蓼、圓葉節節菜、水馬齒外,就沒什麼特別的東西,還是山上的東西比較精彩,今天第一張水生植物的照片就是青萍( Lemna aequinoctialis )。 

P3040209.JPG

我不停的穿插松樹田,希望能加減找到一些水生植物,也成功在田畔表土上找到鹿角苔( Riccia fluitans )。

P3040210.JPG

P3040217.JPG

岩縫間的鹿角苔。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7 Mon 2019 12:00
  • 不幸

  總括今天的一切:人衰起來是沒極限的。靠網友消息得知淡水區某處五至六年前,曾經有過水車前草( Ottelia alismoides ),今天的假期就繼續在水田裹尋覓水車前這美麗動人的沉水生植物。

  雖然昨天還是一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但氣象預報果然沒說錯,隔天真的下雨了......就這樣我又在雨中開始這個不浪漫兼慘痛的旅程。中午先去金山吃個午飯,一如以往的點了焢肉飯和一份小菜,但今天的小菜卻不是煙熏花枝,人有時候總想換別的花樣,Google了鴨賞的照片後,確定不會是奇奇怪怪的內臟和器官後,我就點了鴨賞作為今天的小菜,趕緊的吃完就趕上公車往淡水區出發。

  路途上雨勢越來越大,東北季風帶來的雨點,讓北海岸和東北角的水生植物,有穩定的水源供應,但我卻一點不喜歡在雨中找水生植物,除了會讓自己衣物濕得一塌糊塗,也很難拍出好看的照片,一點也不浪漫,也不舒服,但誰叫我偏偏往了生態這條路走,現在不拍,以後棲地被破壞就沒機會再拍了。

  路途上在田間穿插著,祈求能找到筊白荀或水田,但一整片都是剛翻田過後的模樣,或是僅約略長著數株濕生植物的田。最近我很認真打算弄一個屬於自己的水生植物的標本庫及植株全記錄,而開始拍攝一些平常看見也絕對不會拍的廣義水生植物,如果一直有閱讀小弟的文章,都能發現我只記錄狹義的水生植物或是罕見的濕生植物。

  走了很久才在田畔的水溝裹找到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或許這就是今天唯一能找到的水生植物吧?

P2280011.JPG

初春的時候,氣候稍微的回升,圓葉節節菜也開花了。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續兩天都過勞狀況下,睡過頭了,雖然昨天難得出現晴天,但睡醒時已經下午一點多了,只好改為處理自己的事情,收拾房間與行李,整理電腦裹的資料。今天原本計劃去淡水的某一個點,看看能不能找到無果石龍尾,但睡醒又是十點了,從家裹出門已經十一點,只好繼續回到三芝區,把這裹的水生植物地圖繼續拼湊起來,順道找水車前找出來。

今天的起始是鹿角苔( Riccia fluitans )呢~

P2259435.JPG

野慈菇( Sagittaria trifolia )

P2259436.JPG

  從松樹園裹找到一株水蕨(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那麼就繼續沿著田埂走到溪邊查看附近的小水溝與水田會不會有任何水生植物吧!

P2259444.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香港冬天相對台灣來說溫暖多了,在山上豔陽照射下就算只穿著短袖的排汗衣和長運動褲,還是覺得有點熱。盾葉毛氈苔( Drosera peltata )在陽光照射下,黏液更為照亮,在好天氣拍照時,爽感就有了。

P2208729.JPG

已經長出花苞待放,這種盾葉毛氈苔又是靠什麼的機制來傳行授粉這動作?是風?還是昆蟲嗎?

P2208734.JPG

  這個角度好,雖然拍照的時候我躺在地下,陽光從禾本科草投照下來時,我根本看不到螢幕,但也意外拍到不錯的照片。

P2208739.JPG

P2208753.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香港的最後一天,經過昨天養精蓄銳後,今天的目標就是攻上路途陡峭的山峰,大約是昨天吃錯東西吧,今天早上還在廁所裹爭扎到底要不要出發?但今天不出發的話,就要待明年了,然而我內心已經做了最壞打算,真的在山上肚痛的話,就在山上找個遠離人煙的地方野外露出解決吧......

  在路途上經過一條溪澗,今天雖然都走山路為主,但也進去看看有沒有發現吧!先來一隻溪吻鰕虎( Rhinogobius duospilus ),這種鰕虎真的非常常見,到處也有......我比較想拍別的鰕虎。

P2208380.JPG

  沒有戴面鏡跟呼吸管,唯有從水上看著螢幕取構圖,如果看不到就盲拍吧,我是滿佩服那些盲拍也能拍出好照片的高手呢。不過這是什麼鰕虎?

P2208383.JPG

  斑紋看起來不像溪吻鰕虎,可惜香港官方出版的淡水魚圖類已經絕版了,對於香港或中國才有的鰕虎,都無法很快速的辨出是何種。但後來我用溪吻鰕虎去詳細的查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時,發現這隻也同為溪吻鰕虎,只是因為牠是母魚,所以斑紋比較撲素,沒雄魚那種鮮豔的紅色斑紋。

P2208387.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距離回到台灣只剩下四天的時間,也是我短期內還能到香港跑野外的空閒時間,雖然去年暑假有拍攝香港迴游性物種的計劃,但是最終還是被工作纏身,無法記錄,現在冬天太冷我欠乏下水的意慾,那新年要重啟的計劃只剩下找盾葉毛氈苔與長葉毛氈苔。

  盾葉毛顫苔與長葉長氈苔,前者我已經花了大約兩天去找一位前輩提供的棲地,但似乎經歷時間演變和人為的介入後,已經滅了,另一個棲地,只剩高難度山峰的上僅活的族群了,但前天和昨天都耗掉太多體力,今天腿開始酸了,也累到睡過頭,時間與體力都不容許我在夕陽下山前完成路程,只好回到1.5年前,開啟跑野外生涯旅程的地點,拍攝那邊溪流的生物與外來種狸藻。

  那年暑假,是我剛開始跑野外的時候,體重超過一百公斤,嚴重痴肥的我體力沒有很好,更不要說肺活量超弱和肌肉耐力撐不到多久了,但因為台灣友人要來香港找米蝦,順度帶剛從高海大學士畢業,再升讀碩士生的鰍魚大師,指名叫我當導覽三天,就開始這三天跑野外的旅程。

  第一天剛下機去傳說中香港最蛇龍混雜的重慶大廈放下行李後,在雨中去山上找鋸緣米蝦,而靠某友人的情報,知道那邊還有小白兔狸藻,也順度安排去一下吧。然後今天就是再走這條路,1.5年前我用那台SONY的Z5P記錄,今天我已經有一台野外攝影專用的TG4了,也經歷無數大自然無情的考驗,金屬紅的機體,已經出現歲月的傷痕了。

  溪澗上的提燈蘚科mniaceae苔蘚,香港看見的提燈苔科苔蘚,大多數體型都非常嬌小,比台灣所看見的小一號,不過我想也沒多少知道他就是觀賞水族裹的蝴蝶莫絲了。

P2187931.JPG

P2187934.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是一條我從小到長大,都很常在走的山徑,小時候每個週末家母都會帶我去家後的山徑,每當家母看見山棯結果實成熟的時候,都會摘數顆給我嚐嚐,紫紅色的漿果與微甜的滋味,都在腦海裹揮之不去,現在長大了,偶然在野外看見,我還是會摘些小來品嚐,回憶那屬於小味候的味道。但人長大了,卻很多事情都回不去了,我們都不是不再是當初每天單純快樂過活的小孩,家也不再是曾經嚮往的模樣,這是我自國中以後悟出的體會。

  雖然我在香港的時候,很常走這條山徑,但大約是從小走到大,對這裹的環境已經太熟悉不了,對風景和事物都麻木或欠乏新鮮感了,已經懶得去仔細的觀察鄰近的植物,單純當作一條訓練體能的山徑,逼使自己能在兩小時內走完這段約8公里左右的山路,直到後來在滑FB的時候,看到這邊有錦地羅的消息,讓我我大吃一驚,沒想到我很喜歡拍的寬葉毛氈苔( Drosera burmannii ),就長在旁邊的山壁上,我更沒想到這座小時候曾經被縱火焚燒的山徑,野生動物更是不少,突然發現原來這十多年的習慣與麻木,真是讓人覺得可怕。

山壁上除了地衣外還有一整片的寬葉毛氈苔,但這十多年來我都未曾留意過他們的身影

P2177877.JPG

  但我沒想到這裹日照環境與我過往拍攝的地點相比,雖然不強,但在林蔭下的寬葉毛氈苔還是被曬個通紅。

P2177885.JPG

  我依稀記得小時候當我已經有自我意識,大約4-5歲左右的時候某一個晚上,家對向的山發生縱火火災,傳來濃烈的焦味,家母看見山上一片火海,沿著山峰形成火龍般,就把窗戶關掉,免得家人吸入太多濃煙,經過大約一還是兩天消防登山隊的救火後,火終於熄滅了,但山上已變成一片荒蕪,或許是這時候令毛氈苔有機會作這片山林的拓荒者,也有可能是令這片山林的食蟲植物都掰了,變成禾本科與人工林的天下。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