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中,這裹應該是我第在台灣第二個去的點了,但這邊比較糟糕的是:基本上可以看見的水生動植物,都是外來種......例如棕溫蒂椒草( Cryptocoryne wendtii "Brown" ),銅錢草( Hydrocotyle verticillata ),之後再查看相關資料時,看來是居住附近的民眾放養,大約也是覺得有水就該有魚吧......反而這種心態卻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外來種在台灣本土欠缺天敵,也適應台灣的氣候,水質,而且體型,繁殖,生長速度更可能比原生種龐大,快速,亦令原生種的生存空間一直被壓縮,甚至野外族群慢慢滅絕,這些事情也是我不樂意看見的。
日本珍珠草( Elatine orientaris )的水上葉,自從知道這裹的物種是鄰近居民放養之後,我一直也懷疑在這裹的日本珍珠草也是不是被放養的水生植物之一
棕溫蒂椒草( Cryptocoryne wendtii "Brown" )
相對上次到訪時,看來現在棕溫蒂椒草的狀況比上一次差了
莫絲也在冒泡中
銅錢草( Hydrocotyle verticillata )挺水植株比上年更多
拍照時剛好有隻豆娘停泊在銅錢草上,便把牠拍下來了,之前還傻傻分不清豆娘跟蜻蜓,很白目的PO在FB上說這隻蜻蜓,幸好被友人矯正了XD
日本珍珠草的水中葉
之前網友指正我把小獅子草( Hygrophila polysperma )誤認為青柳( Ammannia multiflora ),網友說是小獅子草( Hygrophila polysperma ),但對照下是紅絲青葉( Hygrophila polysperma "rosanervig" ),葉子上是有紋理的,也很確定是人為放養的水生植物之一,而我也在想小獅子草是不是原生種呢?假如是原生種,當紅絲青葉被放到野外,雜交到的話,看來對小獅子草在野外的族群而言是場災難了
可以看到比較明顯的白色紋理
在鄰近也能找到紅絲青葉的水上葉,其實紅絲青葉跟白網紋草差異也太大了吧,可是依然常常看見別人誤認了......紅絲青葉是兩棲水生植物,而白網紋草卻是陸生植物,無法沉水
台灣天胡荽( Hydrocotyle batrachium )的浮水葉,這是我暫時看過較靠近水源生長的一叢,我對他能不能沉水種植,依舊是有點保留的
不知道是不是水生植物,但依舊先拍再說
之前覺得這邊雖然一堆外來種,但總比水泥化來得來好,因為那時候好像說這邊要重新整治,但經歷許多旅程,以及漸漸對台灣的溪流生態較有了解以後,反而覺得如果這裹的是原生種,我會比較高興一點,外來種對原生種的破壞真的很大,而且擴散速度亦超恐怖,以溫蒂椒草來說,曾經採了一點樣本回去,但丟在黑暗的角落,忘記要處理他,直至三個月過後才想起,雖然葉子已經溶光,但根莖依存,可以繼續生長,而且根莖非常難清除乾淨,未被清除的根莖會以慢慢長回葉子,可想而言他的生存及繁殖能力多麼可怕啊!但老一輩覺得有水便要有魚的觀念/放生積功德的觀念似乎無法改變了,只好從下一代著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