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單純去補拍台灣米蝦( Caridina formosae )照片跟影片day,沒什麼特別的,這裹的族群可說是多災多難,之前先因為溪流整治而滅了不少,後續因為打颱風,後山土石流被沖走與暑假長期晴天大乾旱,估計族群滅掉不少,所以現在還能存活下來的個體,都可稱得上是強者!
我後來比較認真來看這裹的植物相,發現還有三叉葉星蕨( Microsorium pteropus )跟剪葉鐵角蕨( Hymenasplenium excisum ),而剪葉鐵角蕨就是我們水族所稱的青木蕨的朋友,他可不能沉水,只有青柄剪葉鐵角蕨( Asplenium obscurum )才可以,兩種看起來很像,但都是同科不同屬的植物哦~
剪葉鐵角蕨的部分,我猜他也是很常被誤認為是青柄剪葉鐵角蕨而被種在水中,但後續能不能活我就不知道了。
回歸主題,今天的目標物就是牠-台灣米蝦,可是這裹環境真的不太優,林蔭把光照都擋著了,令照片拍起來不清晰,必須要額外帶頭燈打光源進來才可以拍到清晰的照片,而這張就是沒用頭燈打光看試拍照。
還是要打光才行呢,台灣米蝦算是很怪異的米蝦之一,牠的棲地大多是那種看起來快要乾竭的小水溝或山溝,但牠們還是能米米的活下來,真是特別。
在拍照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之前在這裹採米蝦繁殖時,有一位很年輕,看起來像教授的人經過,問我在採什麼?在聊天過程,感覺到他講話方式很誘導式,像是問我夏天水溫高,蝦子要怎麼辦?跟這種米蝦與水族館賣的有什麼差異?我回家再查看學校教授名單時,才發現他是水產養殖系的副教授......那刻我驚覺,我被釣魚了......
是天敵!到底這種會不會被抓著來啃吃呢?
抱卵的母蝦,台灣米蝦這種斑紋、體色簡單的米蝦屬Caridina ,不容易看見公母體色的差別,要辨公母就是透過腹甲來辨種了。
枯葉間的母蝦還不少呢~
因為台灣米蝦之前就有很詳細的介紹了,所以這篇就以照片跟影片為主吧,文章也到此為止告一個段落,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