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很想寫這些大型題目,或許寫完以後能幫助到不少願意花時間做功課查看資料的入門草友?但這種題目又有點吃力不討好,我需要找一些資料和大神級人物的話來助證我所述,寫一篇搞不好就要花上一整天或好幾天時間,但因為似乎沒人經營這區域,所以我還是選擇寫了,不然又被一些莫名奇妙的人說我只會寫廢文打嘴炮。
在水族館裹,有些植物縱使他們不是水草,但還是有不少店家把他們當作水草販售,或許是店家員工欠缺專業的水草知識所致,而很多剛入門的草友都因為不知道這些植物只是耐水植物,而傻傻的種在缸裹,當植物無法耐受沉水環境而溶爛時,又上FB各大社團上問這是什麼水草,不!我今天就決定要寫這篇教各位分辨水族館裹假水草的文章,來終結這個無止盡的循環,雖然還是有人不愛做功課,只會伸手板,但最少我能貼個連結就當回覆了,呵呵
水生植物、濕生植物的定義
水生植物的定義真的很廣範,學術間對水生植物的定義爭論至今,基本上還是沒有明確的定義來界定「水生植物」,先引用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研究所碩士—李松柏老師於「台灣水生植物圖鑑」書中所述:「在自然界中水並不是呈兩個極端分布於陸地和水域,而是在陸地和水域之間呈現一種梯度性的變化。從深水區、淺水區到水邊土壤潮濕的地方,各種植物以適應不同水分梯度的變化。」但一般來說,水生植物都指生長在水中的植物或是更依賴水資源存活的植物。
( 水生植物梯度變化圖 圖片出處:義守大學-小型生態池營造 )
此外還有濕生植物,濕生植物的葉、莖都不會泡浸於水裹,但是根部依然生長於潮濕的土壤裹。由此可見,在植物界裹水生植物的範圍非常廣範,但簡單而言:我們可以將水生植物分類為「廣義水生植物」及「狹義水生植物」,廣義水生植物指所有生長在水中或潮濕土壤的的藻類、苔蘚類、蕨類、裸子植物、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
( 廣義的水生植物之一-水丁香 Ludwigia octovalvis )
而狹義水生植物則是只能生活在水中的植物,也即是我們在觀賞水族,在玻璃魚缸中透過人工光源和輸入CO2所種植的「水草」。
( 可以於水中存活的水生植物,這是他們的沉水型態 )
我們水草玩家口中所說的水上葉和水中葉,在學術上還是有專門的形容字,像是挺水葉(水上葉)、沉水葉(水中葉)等等,直下來的單元就來介紹水生植物的葉型變化。
水生植物葉型變化:
水生植物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衍生出不同的葉型的變化,來對抗水流、吸收更多光照及以便進行氣體交換。水生植物的葉形變化可以簡單分為:
沉水葉(Submerged leaves)
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時,無須依賴纖維素或木質素來支撐植物體,因為水生植物的沉水葉都較為柔軟或脆弱。水生植物的沉水狀態為了對抗湍急的水流,增加葉子接觸到光照和更多氣體交換的面積,因此沉水葉的變化會呈現線形、絲狀或羽裂狀。也因為沒有蠟質表皮層降低水份蒸發速度,因此沉水植物無法離水生活。
挺水葉(Emerged leaves)
當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上時,為了支撐植物體結構與陸上植物比較相似,會有蠟質表皮層,防止水份蒸發散失或絨毛防止害蟲侵害。
浮水葉(Floating leaves)
浮葉或浮水植物的葉型呈現圓形、橢圓形使葉片可以平穩的浮在水面不會翻覆,而這類植物通常備有氣室結構,藉著空氣的浮力令植物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異型葉(Heterophylly)
異型葉這名詞看起來很陌生,但其實很多玩家或許曾經看過水草的水上葉(挺水葉)與水中葉(沉水葉)的變化,簡單的舉例:如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挺水葉呈現圓卵型,但沉水葉則呈現披針葉、水羅蘭( Hygrophila difformis )挺水葉呈現橢圓形,沉水葉則是羽裂狀,小花石龍尾( Limnophila Stipata ) 挺水葉葉型較闊,沉水葉則是羽裂狀。
然而接水生植物的型態轉變是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活型態,那麼水生植物生活型態又能如何區分?
水生植物生活型態區分
水生植物生活型態的區分非常重要,了解清楚這一環以後,就能對於「狹義水生植物」一目了然的分辨出,到底哪些水生植物才是我們水族玩家眼中的「水草」。而水生植物的特別之處在於:水位高低會影響水生植物的生活型態,植物為了適應降雨、乾旱、水流流速、水陸氣體交換、光照等環境因子的變化,而演變出不同的生活習性。
在區分水生植物生活型態家族時,我覺得引用李松柏老師的方法比較清晰明然,在此引用將其生活型態,依「台灣水生植物圖鑑」書中方式,將根部是否固定在水底土壤而分成「漂浮性水生植物(Floating Plants)」及「根固著性水生植物(Rooted Aquatic Plants)」,從而區分出兩類及四種生活型態。
飄浮性水生植物(Floating Plants)
飄浮性水生植物又稱浮水植物,植物體完全飄浮在水面上,容易受水流影響而四處飄流,當中的辨認特徵在:葉面較寬,有特別的氣室結構儲存空氣,協助植物增加浮力,令他們更容易浮在水面上,當中代表有:青萍、大萍、 疏根紫萍 、日本滿江紅等等。
青萍( Lemna aequinoctialis )
疏根紫萍( Spirodela punctata )
日本滿江紅( Azolla japonica )
大萍( Pistia stratiotes )
浮葉型植物(Floating leave Plants)
浮葉型植物的植物體根莖固著在土壤裹,而葉子由細長的柄帶到水面飄浮,水位退去時也能保持浮在水面或是短暫挺水生活,當中代表有睡蓮、台灣萍蓬草、龍骨辮莕菜等等。
台灣萍蓬草( Nuphar shimadai )
睡蓮( Nymphaea sp. )
龍骨瓣莕菜( Nymphoides hydrophylla )
沉水型植物(Submerged Plants)
這類植物,植物體終生都生活在水中,無法適應或是轉換型態來適應離水生活,特徵:植物體較柔軟、葉片又細長而薄,以適應急速的水流環境,代表有:有尾簀藻、金魚藻、黃花狸藻、水蘊草等等。
有尾簀藻( Blyxa echinosperma )
金魚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
黃花狸藻( Utricularia aurea )
水蘊草( Egeria densa )
挺水型植物(Emerged Plants)
僅植物體基部或植物根部生長於水中,而植物的莖、葉都伸出水面上生活,當中代表有蔊菜、木賊、紙莎草等等。
蔊菜( Cardamine flexuosa ),他的種子很常隨著盆草夾帶進來魚缸裹發芽。
木賊( Equisetum ramosissimum )
日本紙莎草( Cyperus prolifer )
那麼水生植物生活型態都是專一性嗎?不!如我文章裹提到「水生植物的特別之處在於:水位高低會影響水生植物的生活型態,植物為了適應降雨、乾旱、水流流速、水陸氣體交換、光照等環境因子的變化,而演變出不同的生活習性。」,因此有些植物能轉變生活型態,以適應水中、浮水或是水上的環境,而我們種植於水草缸裹的除了沉水植物外,就是狹義的水生植物,他們的共通點是為:可以沉水生活,我將之稱為「兩棲性植物」。
兩棲性植物
說明水生植物的葉型變化後,現在再詳述水生植物的兩棲生活型態,這些兩棲性水生植物是為:狹義的水生植物,都可以在玻璃缸裹沉水種植,我將他們如下圖表分成三類:
Type1:
植物的生活形態可以以沉水葉與浮水葉間轉換,比較有名的植物像是:眼子菜屬( Potamogeton )、台灣萍蓬草( Nuphar shimadai Hayata )、綠菊( Cabomba caroliniana )、大香菇( Nymphoides hydrophylla )
眼子菜( Potamogeton octandrus ) 線型的沉水葉與匙狀的浮水葉
水族俗稱青荷根系列的萍蓬草屬Nuphar 的台灣萍蓬草也是沉水葉與浮水葉兩棲類植物的代表
Type2:
植物的生活形態可以以沉水葉與挺水葉間轉換以適應降雨、乾旱的環境因子,此類水生植物最為大宗,在水草玩家裹稱為水中葉(沉水葉)與水上葉(挺水葉),比較有名的植物像是:石龍尾屬( Limnophila )、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水羅蘭( Hygrophila difformis )、北美丁香( Ludwigia sphaerocarpa )等等
小花石龍尾( Limnophila Stipata ) 挺水葉葉型較闊,沉水葉則是羽裂狀,可說是能觀察異型葉的水生植物。
常在水草缸裹看見的圓葉節節菜,也是異型葉的代表之一。
Type3 :
比較罕見的一類,可以沉水、浮葉與水上形態生活,當中代表有:銅錢草( Hydrocotyle verticillata )與田字草( Marsilea crenata )。
難得在野外一見三種形態的銅錢草( Hydrocotyle verticillata )
水族館裹販售的假水草或耐水植物名單:
現在水生植物生活型態區分,水生植物、濕生植物的定義,水生植物葉型變化都詳細的說明過後,那麼在水草市場裹的假水草有那些?現在我用以往在逛水族館時,看過店家泡浸在水中販賣的「假水草」或「耐水植物」一一點出吧。
頭號的假水草-水草種子,真實為荔辟,詳細可參見筆者之前寫的打臉文章:水草種子?假的!
最常在水族館裹看見的日本紙莎草( Cyperus prolifer ),他就是挺水生植物的代表,莖、葉會從水中伸出到水面上。
網紋草( Fittonia albivenis )也是水族館常見被泡水的陸生植物,他只適合用作水陸造景。
香港水族館比較常見的卷柏系列,卷柏屬Selaginellaceae 的植物,這屬的植物差不多99%都無法沉水生活,據友人所述只有很少量可以。
狼尾蕨( Davallia mariesii ),被某些水族館當作黑木蕨的水上葉販售,這種狀況在香港較為猖狂。
台灣水族館較常見的陸生植物-被稱為:紫海棠,真正學名是為紫葉半插花( Hemigraphis alternata )
水族館俗稱為:紅波或綠波的錦繡莧( 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 ),雖然有人說他能沉水植物,但筆者認為他只是耐水植物,能在水中活很久的那種。
香港較常見把他當作水草販售的-過山龍( Lycopodiella cernua ),在野外的山徑也能偶然看見他們的蹤影,但就是單純的陸生植物。
袖珍椰子( Chamaedorea elegans ),同為水陸造景缸較常見的植物,但還是有水族館把他泡到水裹......
黃金葛( Epipremnum aureum ),或許有人覺得他很像黃金水榕( Anubias barteri var. nana "Golden" ),所以把他種在水裹吧......
吊竹草( Zebrina pendula ),雖然某些鴨跖草科植物可以沉水植種與生活,像是台灣原生種的水竹葉( Murdannia keisak ),但吊竹草絕對不行!
不要驚訝,質疑為什麼多肉植物的石蓮花( Graptopetalum paraguayense )都能上榜,事實我真的看過有水族館把他當水草泡在盆草區裹來賣......
迷人的雨林植物-粗肋草屬Aglaonema,可作水陸造景植物,但不應該種在水裹去......
這個我直接點名店家好了,香港的水草店就是真的把萬年竹( Dracaena sanderiana )打包來賣......我看到也是覺得萬分傻眼。
合果芋( Syngonium podophyllum ),別人說我要提這款植物,我是沒從水族館裹看過。
虎尾蘭(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 ,也是別人說我要提這款植物,我是沒從水族館裹看過。
蚌蘭( Tradescantia spathacea )同上
袋鼠花( Ipomoea lobata )在香港金魚街某家水族館的盆草區有看過,但那個店家並不是專門賣水草的,現在也好像倒了吧。
文竹( Asparagus setaceus ),大約是我看過最莫名奇妙的陸生植物被種在水裹面了吧......怎麼看文竹也不像是能沉水的吧?大哥......
太陽神( Dracaena deremensis ),算是常見的水栽植物,但不曉得為什麼有人把他泡在水裹面......
下面兩種算是在水草圈裹不停的爭議的水生植物,黑骷髏辣椒榕( Bucephalandra sp. “Dark Skeleton King”),但似乎沒多少位玩家能成功種多於三年,而且種植於水中後葉脈就會慢慢消失,失去觀賞性,我是建議種在水上觀賞就好
春雪榕( Homalomena sp. ),自此辣椒榕的流行後,也讓不少當地的植物獵人開始採集雨林植物兼帶辣椒榕販售,很多引入者也把他種到水中,最早看見就是我大約2010年左右,還在玩香港的水族論壇時,看到有草友把他種到水裹,當然是無法沉水的,因為他顯然是陸生植物,他耐受程度也非常的可怕,大約是我把他放在沒有光照環境5個月還沒死,就知道他對惡劣環境的耐受性是多強了......而且我在2016-2017年暑期前往東馬來西亞拜訪雨林植物的原生地時,他的原生地就是石灰質的岩壁,跟河流、水源完全隔絕,所以我也不認為他可以沉水種植。
原生地環境請見:我光花身上最後的錢,踏上馬來西亞完夢之旅-Day 5
那麼水族館裹能看見的「假水草」就差不多都點名出來了,但這個清單如無意外的話,只要我逛水族館看到有其他陸生植物被當作狹義的水生植物販售時,我就會更新在上面了,台灣水族館比較常見的假水草大約就是:水草種子、紅波、綠波、日本紙莎草、網紋草和紫海棠,但香港的水族館可精彩了,即使是水草店(店名就叫水草店)也好,他們家現在賣的陸生植物趨勢越來越多。所以每當我評論水族館水草的部分時,我也很常說,在華人地區真正會花時間來學水草專業知識、擁有鑑定或辨水草能力的店家跟店員不多,這一切都是要此時間和血汗來換取的(箊),但願意投資時間的人不多,到目前為止,沒多少老板或店員算是我會專敬的職人,而且因為有不少網絡的知識都是過時與錯誤的,所以草友們就務必小心查看資料跟圖鑑來認識水草了。
現在的水草圖鑑獲得我認可資料準確的不多,很多圖鑑都有圖片跟俗名、學名不對的狀況,每次看完那些圖鑑我就有想用火把它們燒掉的衝動,所以目前我計劃可能會自己著手記錄一些水草的挺水葉、沉水葉、浮水葉各種細節的記錄,希望提供比較精確的資料給草友參考。
參考資料:
李松柏(2007)、台灣水生植物圖鑑、晨星出版
林春吉(2009)、台灣水生與濕地植物生態大圖鑑(上)、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行政院農業委會員、水生植物主題館、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mp.asp?mp=16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