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也很想在野外找到圖鑑上有記錄的食蟲植物和水生植物,而香港的現有的食蟲植物能分為三種類-狸藻屬( Utricularia ),豬籠草屬( Nepenthes )和毛顫苔屬( Drosera )。這些植物都生活在貧瘠的環境下,面對缺氮的狀況下,俱使他們演化出捕捉昆蟲的陷阱和分泌消化昆蟲的酶來吸收蛋白質,作為氮的來源,以上三屬的植物陷阱分別為囊型陷阱( 狸藻 ),壺型陷阱( 豬籠草 )和黏液陷阱( 毛顫苔 )。

  當中豬籠草更是奇妙,他雖然是螞蟻,蒼蠅的殺手,但有科學家說其捕蟲籠也是孑孓孕育床之一,可惜叫人驚豔的物種必遭毒手,香港野外的豬籠草除了面對棲地的減少外,還面臨被人盜採販售至園藝市場或是當作中草藥材煮湯水等的問題,以上因素亦驅使野外的族群數量越來越少,因此這趟旅程就以記錄香港野生豬籠草照片為目的而出發。

腐木上的菇菌

P1314674.JPG

P1314678.JPG

路途經過一處小水源,感覺裹面或許能找到些生物,便去翻翻看

P1314683.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裹的穀精草品種看來也偏向單一化,上溯至中游位置時,族群還是以華南穀精草( Eriocaulon sexangulare )為主

P1274938.JPG

濕地狸藻(Utricularia uliginosa )的沉水葉

P1274940.JPG

這裹水源豐富時,應該會是一個景觀不錯的瀨區,這裹可能也有不少鰕虎吧?

P1274950.JPG

P1274958.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到香港後,連續的上班,下班後就是回去整理家裹的災難缸和跟朋友聚餐,終於有一天的休假去跑野外了。

  這次的目的地就是去年找黑鰭枝芽鰕虎時,發現石龍尾的地點,這其實是天大的喜訊,因為我覺得在香港要找水生植物似乎不太容易,因為香港整個農業不論是土地供應不足,環境被惡意傾倒泥頭破壞,以至青黃不接等的問題步向式微。農業的衰退,不止食物只能依靠外地進口,中國農產品的食安問題,更有生活在田野的動植物因而消失等的生態問題。所以在跑香港棲地系列中,都只會看到我跑香港山野遠離人煙的溪澗,雖然也是其中一個能看見很多令人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功的風景及生態多樣性豐富的環境,但也意味著體力的支出和危險程度會更高,但為了記錄香港野外的美,我願意。

  去年的相片全都消失了,我無法發佈那時候的記錄=_=......只好再來重拍吧。但下溪後不久已經被小黑蚊瘋狂的攻擊,上半身手臂暴露的皮膚被叮咬得十分痕癢

P1274653.JPG

  冬天枯水期的關係,在欠缺水流的環境下,營養鹽難以沖淡,長滿藻華的溪流,也淪為小黑蚊的天堂,在拍石龍尾不知被叮多少口了,只能儘快拍完繼續上溯,也希望較中上游的段落小黑蚊的數量不會如此的多吧=_=......

P1274655.JPG

  去年也有找到開花的植株,我還沒有去記不同品種石龍尾花特徵與顏色,沒有辦法判斷是何種。雖然經過香港生物多樣性植物圖鑑查證後,確定香港是有無柄花石龍尾Limnophila sessiliflora )的分佈,但是對照圖鑑和網路上的資料後,以花冠沒有完全紫色的情況來看,看來也是水族觀賞市場販售的雜交種 - 無果石龍尾( Limnophila sp. ),估計也是有人以放生之名亂丟的吧?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差不多是四月中的時候,中午前沒課回宿舍拍照記錄一下食蟲植物的狀況,當時天氣已經慢慢從無比的寒冷中開始回暖。

  二月回香港前一天的時候,美麗毛顫苔( Drosera pulchella ) 開始結孢芽,但因為我人不在台灣,無法採收孢芽,只好順其自然,但我沒想到孢牙不見了,但植株依然健在,但也不確定會不會有一天,突然枯萎了。

P_20160418_110820.jpg

花倒是還滿常開的,但卻引來我的疑問,迷你毛顫苔跟普通毛顫苔一樣,也是很常開花嗎?

P_20160418_110909.jpg

P_20160418_111024.jpg

我把之前已經長到滿盆的兩裂狸藻( Utricularia bifida ),一分為四,一份原盆種植,其餘拿去戶外種植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醒後發現上唇不知是被什麼叮到變腫了,不想出門見人,只好休息一天,留在宿舍裹修那已經累積了四千多張的照片。也因為宿舍寒假會停電和還沒收拾行理,要預留三天時間去遷移我3個魚缸跟去買伴手禮,意思就是今天是最後一天去跑北海岸的水田,剎時間覺得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喔。

  今天挑的路邊偏向山路,就當作看看山上有沒有找到狸藻或其他喜陰的水生植物吧,不過卻是看到一大片的有翅星蕨( Microsorum pteropus ),這就是我們水草市場稱為鐵皇冠的蕨類植物喔!就是學名與俗名之別,就像油香煎餅佐嫩綠青蔥 = 蔥油餅一樣的道理~

P1204577.JPG

P1204580.JPG

多數在環境較陰暗的溪流或水溝就很容易找到他們

P1204585.JPG

P1204591.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著Google map裹這區域剩下要調查的水田數量已經越來越少,在公車上臨時決定去在區或區的交界走走看,看一下能找到些什麼吧!

  經過一片芋頭田時,看見水蕨(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的葉子,他葉子的獨特就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一眼就能辨出了!

P1184464.JPG

  這應該是水蕨的孢子葉吧?葉子間能依然看見有突出物,這應該就是他的孢子,以圖鑑的照片來說水蕨的營養葉顯然較寬闊,但至今我還沒看過他的營養葉

P1184466.JPG

微距焦點fail......

P1184480.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天起床都是意志的鬥爭,疲累的身軀,溫暖的被窩都成為我不想出門的原因,已經連續3天在野外淋雨,我對東北季風又愛又恨,愛始於為福爾摩沙的北部帶來穩定的降雨量,未形成斷層,讓漂亮的水生植物得以長存,恨根於每天也要被雨水洗禮,只能罵完一句去你的東北季風,發洩心裹的怨氣,便默默下床換衣服出門去了。

  昨天發了一個很奇怪的夢,我竟然殺蛇了,還運用看貝爺野外求生學習到的技巧來殺,但為什麼要殺牠?我倒是真的沒頭緒,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蛇我是100%會停下來,等牠落跑或是我倒頭走的,我絕對不會想被蛇咬到= = 雖然台灣的蛇大部份都比較怕人就是了 ,但是夢境中是在暗示著什麼?我想不清,解不透。

  水馬齒( Callitriche verna )蓋滿了整片水田,但這裹的水生植物再過3個月就要開始遂漸道別這片土地了

P1174269.JPG

耳葉水莧菜( Ammannia auriculata ),他已經成為這北海岸水生植物調查文章記錄的常客了XD

P1174274.JPG

  辨別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他的花朵,四片粉紅色的花瓣,花朵與耳葉水莧菜相似的就只有長葉水莧菜,但是長葉水莧菜( Ammannia coccinea )與耳葉水莧菜葉子相比下長3-4cm,所以掌握到這兩點,就能快速的分辨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