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star推出用很微弱的電流,一小時內定期電解水三至四次,得出一定濃度的氫和氧作預防藻類滋生的電解片,原理好像是某濃度的氫或是氧會對藻類有仰制功能之類的,自此之後,Twinstar 藻類預防器就在水草界裹引起無數話題,不論是開箱文、或以值不值得去花四-五千塊去買這隻預防藻類滋生,以至D.I.Y教學文都有。

  直至到後來推出第二代後,除了我開始有人生第一份比較正式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給我買奢侈品,那時候我覺得Twinstar 第二代的質感很棒很屌,所以......我也曾經買了三台Twinstar M5,但現在我再回想起這件事情,這東西值不值得買?我覺得一點也不值得,一台的價錢都不知道夠我買多少隻除藻生物或是買多少瓶50%的雙氧水來稀釋除藻使用,甚至一直開自來水來逸流換水,我為什麼那時候會當了凱子幹了這樣的事情?還三台呢!!!我也不曉得,只知道依家我家有三台沒什麼用的東西躺在那邊。

  但廢話也不多說,反正現在這東西應該也沒什麼人買,也沒店家再引進了吧,而Twinstar這產品的電解片是消耗品,當每次電解的時候都恉慢慢氧化或是令鈣鎂離子依附在金屬網片上面,慢慢電解的效果也會退減,也因為買不到電解片,所以這三台東西某程度上作廢了。

  直到某天,我突發奇想,雖然金屬網片都氧化了,但應該還是能導電的吧?那麼我只要找金屬墊進去取代那些已經氧化的網片不就行了嗎?我去剪了一小塊白鐵片塞進去試試看,果然成功把這東西起死回生,可以繼續使用!!!

DSC_0237.JPG

  雖然泡泡還是沒新買的時候那麼多,但最少還能繼續用啊!這金屬網片一塊也1200塊呢!(真的是凱子才會買......

DSC_0239.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年前,離開香港的時候,我把這個一呎小缸全都清掉,我沒有打算過要重新再來,甚至我覺得總有一天,我會放棄水族這個興趣。但一年後,我依然留在水族界裹,到目前為止,也停留在水族界裹,只是因為個人生活繁忙的緣故,在FB社群的群組上已經沒那麼活躍。

  這個一呎小缸的呎吋其實有點奇怪,拿去弄木景的話,比例會非常奇怪,只好拿去弄石景吧,但這我後來再看,即使我好像弄得很認真,但實際弄出來的造景還是很糞......

DSC_0129.JPG

  畫完格線後,用玻璃杯子去墊石頭,後方再用濾網把生物環包起來,地型墊高,這樣比較能省黑土和讓底床更疏氣。

DSC_0169.JPG

完全不知道在弄三小-,-

DSC_0183.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真的要調整一下睡眠時間了......昨天玩Rise of the Tomb Raider 玩到3點多才睡,冒險+超自然+歷史+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真的太誘人了=_=......整個沉迷了,結果:今天跑棲地又睡過頭了,幹......匆忙的梳洗過後,便繼續出發尋找水車前草( Ottelia alismoides ) ,這次再次賭賭運氣,看看網上資料所記錄曾出現分佈的位置,能不能找到漂亮的水草。

  旅程上經過一處筊白荀田,看見半邊蓮 ( Lobelia chinensis ) 的蹤影,看來這裹鄰近應該也有圓葉節節菜的出現了,只好深陷泥漿的懷抱,走進更深入的地方,卻沒預料看到的族群數量如此多......

先來個灰蘚科的植物

P3046112.JPG

生長在表土的灰蘚苔屬植物超多~

P3046113.JPG

枯竹間的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天繼續為找尋水車前草( Ottelia alismoides ) 而往這區跑,不過這趟倒是沒什麼深刻的回憶和印象,很多事情也忘得一乾二淨,FB上也沒有記錄,所以簡略之吧!

  常見的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好像已經是沉水葉了,這東西真的不容易由挺水葉轉沉水葉,轉換過程要花的時間太多了,有時候我對他能不能沉水生活有點懷疑的。

P2285794.JPG

  可惜現在在水族市場裹已經被三裂天胡荽( Hydrocotyle tripartita ) 取替了,天胡荽便淡出水族市場,以雜草的身份生活在四周,在城市的小花槽裹,還是有機會發現他們的身影。

P2285800.JPG

  水田裹的溝繁縷( Elatine triandra ) 與青萍( Lemna aequinoctialis ) ,旁邊還有數株魚腥草( Houttuynia cordata ),魚腥草可以煮湯入藥,聽說還有魚的腥味而得其名,不過我沒試過吃/喝用這種野菜煮的料理,所以不得而知了

P2285813.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繼續探索新的區域,如果問我為什麼會選擇這區?因為我想找水車前草( Ottelia alismoides ),水田裹迷人的沉水植物,寬大的葉面,雪白而略帶淡粉紫色的花朵。他曾經是隨處可見的水生植物,但面對外來種入侵和環境破壞,已經步入瀕危滅絕的階段,因此希望他們在野外消失前,能在野外欣賞記錄一番以及採集繁殖。

  在水田裹走了一整天,戰況依故,依然未見其蹤,只能嘆氣一聲,便默默繼續專注低頭尋找,看來今天還是失敗告終呢......直至經過一處濕地發現到水生植物,看來情況終於要逆轉了。

在一整片長滿孢子體的紅蒴立碗苔中發現很常見的水蕨(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

P2275590.JPG

浮苔( Ricciocarpos natans ),採集了小量回去草缸種種看,應該也能當作浮葉植物在水面上種植吧。

P2275601.JPG

  石菖蒲( Acorus gramineus ),水蕨(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浮苔( Ricciocarpos natans ),輪藻( Chara ) 就混合生長在這片小濕地上,拍照時撥動到兩旁的禾本植物發出的聲音,引發農家的狗往我瘋狂的吠叫,農家的狗對細微的風吹草動也很敏感呢。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今天天公造美,終於停雨了=_=......在這連假中重回水田的懷抱,看見某區的調查快完成了,差不多可以總結發現的水生植物和新記錄物種了,在翻田前應該能趕得及完成吧~!所以決定去另一區開展新的旅程,順道為下年農休期時找水生植物時提供尋找的方向嘛~走在雨後濕滑的田梗,一個不小心便滑倒了,囧,心裹想著:喔,沒差,反正有雨衣(攤手),當我要拿偏光鏡時才發現,幹!我把背包穿在雨衣外......腦洞太大了。

一片的水蘊草( Egeria densa ) ......

P2265471.JPG

葉緣沒有鋸齒,是水蘊草,看到就一副超嫌棄的臉

P2265479.JPG

  經過另一水田時,發現一叢狀況不太優的水馬齒( Callitriche verna ) ,經過了無數空無一物的水田,我突然間懷疑,這邊真的是水生植物主要棲地之一嗎?

P2265486.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簀藻的花瓣白色而又細長

P2195312.JPG

  這裹的水田長滿了有尾簀藻( Blyxa echinosperma ),水面上的簀藻花海,是他們的悄悄語,告訴著路過的旅人:我就在這裹,你能看到我嗎?

P2195324.JPG

P2195328.JPG

P2195331.JPG

P2195336.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