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真的要調整一下睡眠時間了......昨天玩Rise of the Tomb Raider 玩到3點多才睡,冒險+超自然+歷史+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真的太誘人了=_=......整個沉迷了,結果:今天跑棲地又睡過頭了,幹......匆忙的梳洗過後,便繼續出發尋找水車前草( Ottelia alismoides ) ,這次再次賭賭運氣,看看網上資料所記錄曾出現分佈的位置,能不能找到漂亮的水草。
旅程上經過一處筊白荀田,看見半邊蓮 ( Lobelia chinensis ) 的蹤影,看來這裹鄰近應該也有圓葉節節菜的出現了,只好深陷泥漿的懷抱,走進更深入的地方,卻沒預料看到的族群數量如此多......
先來個灰蘚科的植物
生長在表土的灰蘚苔屬植物超多~
枯竹間的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
沉水葉~看來是紅色型,葉型也偏向卵圓型,龐大的族群再一次展現他們量多就是美
這也是我在野外看過最紅的個體!後面陸續有來更紅的個體~
可惜一直往上走的時候,泥巴也被腳步擠壓出泥漿把水染濁了,雖然水田裹是最容易找到水生植物的地方,但壞處就是水容易混濁,不能好好拍攝水中的狀況。
已經是挺水葉的灰蘚科蘚苔,最近蘚苔圈的老師們也很努力的研究兩棲性的蘚苔,水族界種植的兩棲性蘚苔是滿多的,但當要用正確學名去辨別是卻是困難重重,因為蘚苔植物品種滿多,更雖然透過顯微鏡觀察細節部份,才能辨別品種,相對而言要建立更具體的資料庫更是困難呢。
旁邊水田的溝繁縷( Elatine triandra ),同場還有野慈菇( Sagittaria trifolia ),鹿角苔( Riccia fluitans )和青萍( Lemna aequinoctialis ),不過我沒怎樣去拍攝記錄,反而在主攻紅通通的圓葉節節菜
最紅的個體開始來了!!
圓葉節節菜旁邊還有小一坨的鹿角苔(Riccia fluitans ) 的沉水葉
大自然的種植水草功力無人能及,用一片通紅的圓葉節節菜為休耕期的水田帶來不一樣的風景
再發現幾株蔶藻悠悠的在水中飄逸細長的葉子,便奮不顧身,趴在泥濘中拍照了,身上衣裝也沾滿了泥巴~這次是我跑野外生涯中,身上最多泥巴的一次,不過對於喜歡野外攝影的朋友來說,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
觀察力較敏銳的話,還能發現圓葉節節菜中夾帶了數株輪藻屬( Chara ) 的植物
卵葉型的沉水葉
看來是瘤果簀藻( Blyxa aubertii )
今天所看見和找到的水生植物,都為我明年在這區找水生植物打下強心針,也希望能夠找到瀕危的水車前草( Ottelia alismoides )
瘤果簀藻都生長在田梗邊的水流處,記憶中瘤果簀藻現在也是不常見的水生植物了,長達30-60公分的葉子,宿舍的草缸裹無法收藏保種了。
現在大約有8-10叢的瘤果簀藻
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與半邊蓮( Lobelia chinensis )也一同生長在這裹的水田,最近發現似乎有圓葉節節菜的地方,也能夠找到半邊蓮,但當中的關係是生長需求環境相似,還是怎樣我就不懂了。
離開這裹的梯田,向目的地往上方山路繼續走,在這裹花掉的時間太多了,最理想的狀況是:希望在日落前能儘量趕到目的地吧,不過每一次經過不同的水田時也要探索一番,看看有沒有水生植物,所以趕不上的機會比較大了。
進入某處水田,發現有點特別的水生植物,但翻了圖鑑很久也沒辨認出是什麼植物,但外型有點像水蓑衣屬 ( Hygrophila ) 的植物,請大師們幫忙解答吧。
後記:
不為意的在發現圓葉節節菜和簀藻的梯田逗留太久了,當我再往目的地走的時候,夕陽已徐徐掛上空中,夕陽的映照下,三月的櫻花盛開襯托著一片水梯田,當下的風景真美喔!但無奈時間是我最大的敵人,看見夕陽漸退,漸入黑夜,即使到步後,也不能拍到什麼,也只好先行離去,黑夜的路途往往顯得特別寂寞,霧霾漸起,前方的路變得迷濛,伴隨農家剽悍的狗吠叫聲,心裹只想趕緊離開這裹。
在公車上回想到那艷紅的圓葉節節菜,心裹想著:要是再有白目在群組裹開罵戰,我一定會貼這張照片跟他說:這是野生的圓葉節節菜,很紅對吧?知不知道我想說什麼?我想說他媽的大自然都比你還會種草!你就回家洗洗睡吧~總結而言:當待在野外的時間久了,就會慢慢發現自己所知的微不足道,大自然裹要學習的事情太多,還是要謙虛的慢慢觀察和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