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上大學至大學二年級期間,香港與台灣水族圈開始流行飼養美達卡(改良日本稻田魚)的風潮,那時期我也很沉迷飼養青鱂類的觀賞魚,可是剛搬到外面居住,一切器材和魚缸等等都是一大筆開銷,水族館也只有常見的七彩稻田魚和女王燈這類外國原生種的青鱂,除了FB社團外,也不知道哪裹有渠道可以購買,即使有,也可以買不起等級比較好的魚隻,像是我那時候滿喜歡黑幹之,但詢價等級比較好的,一對約1600左右,對飼養功力沒信心的我,也捨不得買。當時臉書社團也可說是滿有趣,除了等級比較低的魚隻以約一百塊一隻的價格販售外,也有繁殖玩家會把收集到的卵來販售,品種挺多,但等級方面就是盲包,要隨著魚隻長大才方知清楚。
2018年這一趟南下至彰化觀賞三奇金魚舉辦的金魚品評兼美達卡展覽旅程也是臨時下行,沒有事前規劃,在睡前找了交通資訊和附近會不會有水生植物可以拍拍看後,只睡了不足3小時便出發,從清晨還灰飄雨的基隆坐客運來到陽光普照的彰化。提到彰化,當時我對這個地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送肉粽的地方民俗,愛胡思亂想的我,當刻還在腦補,假設遇到送肉粽的隊伍,被「煞」到的我是不是也該跟隨隊伍,送到海邊呢?
到達彰化以後,因為沒機車駕照,舉辦地方附近也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在腳才剛斷完走路還一拐一拐的情況下,走了一段路才到達展場。
在金魚飼養方面似乎因為土佐金與蘭壽這些都是觀賞背部及泳姿的魚隻,所以評賽都辦在室外並在陶瓷圓盆中評比,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只簡略拍了幾張照片便前往美達卡的展區看魚。
美達卡展區
最普通的款式—楊貴妃,當時在台北水街有時候能買到稱為粉紅稻田魚的美達卡,我想那就是楊貴妃了,那時候好像約50塊一隻,但以在美達卡展我所看見的色澤與體形來對比,我想當時台北水街的只能算是淘汰魚的品相。
藍星屑
藍體幹之
香檳金
紅帝
白鑽石
青拉美,我個人滿喜歡青拉美,在戶外展覽光線充足、兼魚隻等級不錯和黑色盆對比下,就很好看。
白虎
黑黃金
全身體內光,魚隻的色彩就像是從臟器內發出的光芒,中間隔著一層的肌肉再把光芒柔和,好看!
三色拉美,三色系列可能是吸引水族玩家入坑的主要品種之一,有著錦鯉般的顏色,但體型就小小隻的,在現代居家空間有限的房子內,飼養一缸在家裹也賞心悅目。只不過我與其他玩家交流的時候得知這品種牠們繁殖下來的子代不算太穩定,如果要留保到所有的細節,最後選育出來的魚可能只有幾隻能達到標準,所以這個品種要等級比較好的魚,價格都很貴。
夜櫻,說到夜櫻這裹我就有一個私人看法想提及一下,從開始觀賞到現在,就能發現這些從日本遠道而來,經過職人精心選育的品種與玩家為了賺快錢大量繁殖而出的個體相比之下,日本魚隻的個體表現真是讓人驚豔無比,每隻魚的個體表現都能看出職人的心血,讓人有股想把魚都帶回家的衝動。我曾經也看過社團上拍賣的夜櫻,但與日本魚相比,就是身體不夠黑而發亮,背部的閃點也不足,但畢竟也一分錢一分貨,再看看現場的價目表,每隻或每對魚幾乎都從1-3張小朋友起跳,買不起日本魚的我,也只能望梅止渴。
奶黃綠光
極黑幹之
富士牡丹
黑超新星
綠光體外光
黑幹之,當時我最喜歡的品種之一,我曾經到台北一位玩家那邊現場觀看與詢價,我也忘記到底是一隻1600還是一對1600了,但就是沒錢買......
黑拉美黃幹之
全身體內光
續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