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個要追溯到2020年左右,我開始台北水族館巡禮的時候,與同行友人一同參訪到行天宮附近的信宏水族館時的故事,當時有一棵草引起我的注意,在魚缸的標示是:越南簀藻,但問題就來了,這棵植物就不是傳統簀藻的模樣,簀藻屬Blyxa 都是沉水生植物,而他的葉子上有一種水生植物挺水葉剛沉水時,葉面亮亮的蠟質感,因為信宏水族那邊是比較貼身服務的店家,當時與同行友人的討論引起小老板的注意,但時代久遠,詳細內容我真的忘得了,我對這棵水草的真正名字和學名也完全沒有頭緒,不過小老板贈送了幾枝「越南簀藻」給我們種種看,並說道,如果知道這棵水草是什麼的話,請再到店跟他說。

扭竹節學名到底是什麼???歷經五年以後,我終於找到了!

( 當時在店看到被標示為「越南簀藻」的水草 )

      尋找這棵水草的資料可說得上是一項重大挑戰,不論中文以至日本水草圖鑑,對這棵水草的鑑定也只僅限於科,對這棵水草何科何屬,不同的書藉也有不同的見解,像是最早出現這棵水草資訊是2002年水草造景特輯p.104 中,中文名稱標示為扭竹葉(南美扭竹節),學名標示為小竹葉屬Heteranthera sp. 的水生植物,但我認為兩者雖然形態有點像,但葉子不像小竹葉屬的。2006年全新水草600種圖鑑p.80 ,中文名稱同為扭竹節,學名標示為穀精草科Eriocaulaceae sp.的水生植物,但它的莖看起來就很不像典型直立生長的穀精草屬Eriocaulon 和太陽草屬Tonina,所以穀精草科的可能性也能優先排除。

扭竹節學名到底是什麼???歷經五年以後,我終於找到了!

( 莖很幼,莖的形態與穀精草屬和太陽草屬的有差異 )

      我認為比較正確的兩則資料則是2005年出版的世界水草728種圖鑑p.120 及2019年出版的水草500種圖鑑p.47 頁所標示的莎草科Cyperaceae,但狀況這下子變得更糟糕了,雖然說觀賞水族裹莎草科的水生植物算是比較少,但是以生物多樣性相關網站的莎草科資訊卻很多,而且莎草科的特徵是都一臉雜草,要把全球資訊一筆一筆來比對,倒不如一槍打死我......

不如一槍打死我.png

       到底扭竹節的學名是什麼這個謎團,我想花那麼多時間搞不好還對不出個所以,倒不如放棄好了,但俗話說:「上帝關了一扇門 必定會再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我想這個世界有些事情總會有更有熱情的人去解決這類疑題,今年年初我訂購了一本由德國水草權威Christel Kasselmann 所撰寫的Aquarium plants, 書中對扭竹節的學名她給出了一個答案—Rhynchospora albescens ,一種刺子莞屬的水生植物,在Google 打上這個學名還能找到相關的分類學研究文獻。

    不過我想這棵水草也成為時代洪流中,一閃而逝的水生植物之一,以我保守估計目前逛了台灣快一百多到一百三十家水族館,我也只有在信宏水族看過這棵水草,假設哪天種源也消失了,我想他將成為一款經歷十多年後才被找出學名的傳奇水草。 

扭竹節學名到底是什麼???歷經五年以後,我終於找到了!

      最後,話說Aquarium plants 這本書滿好用的,雖然它是英文書,但以我這種菜英文都看得懂,內容除了基本的學名外、種植需求外,也有針對水生植物進行形態上的描述、天然分佈、野外族群的生態環境描述、以至是同種異名(Synonyms)、還是探究學名的詞源學(Etymology)都非常詳盡,不論增長自己水草知識還是純看圖片也是值得購入的水草書藉。

     因為當初這本書是跟咖鎂啦奇異動物書坊詢問代購的,聽說學姊那邊還有好幾本庫存,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跟她詢問一下,價錢約3-4張小朋友,雖然不便宜,但是資料準確性可能是我目前看過最可靠的一本水草書。

參考資料:

林俊年、李幸芬、林秀蓬、董哲煌、甄慕貞(1995)。水草品種特輯。臺北市:博聞堂

吉野敏(2005)。世界の水草728種図鑑。日本東京:NIPPON IPS CO., LTD.

富沢直人、蔡孟峰(2006)。全新水草600種圖鑑。臺北市:展新文化

高城 邦之(2019)。レイアウトに使える水草500種圖鑑。日本:エムピー・ジェー

Christel Kasselmann(2019)。Aquarium Plants。Germany:Aquarium Plants Publish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