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棲地之美 (13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之前一直在想要不要引入這次旅程作為香港秘境的引入呢?但我一直也是沒頭緒,後來覺得反正都上傳了,將錯就錯也當作棲地文章來寫吧。這次是國中至高中時期第一次遠足,因為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現在我已經忘記了這趟遠足走了多少公里,但事後各種小腿抽筋加鐵腳,這次旅程應該走滿兇的,當時是加入了學校的山藝學會,在學會裹當一個微不足道的總務,而這條路線是我挑選的,主要原因是:有溪澗嘛!或許能在野外看到水生動植物或是食蟲植物

  登到一定山腰回望這個小鄉村的景色,說真的,香港還是以前的建築比較好看,因為樓宇的高度都不會掩蓋山峰,山景成為樓宇的後花園,現在建築商為了增加樓宇單位數量,好讓能多賣幾個錢,都爭先恐後把樓宇越建越高......但最悲哀的莫過要開發郊野公園變成市區,及建築商非法傾倒泥頭或是地主亂搞邊種油菜花田,大叫環保口號,背後卻是破壞原有生態,再過幾年環評不過,地產商就可以收地發展,然而聞名而來的人也欣然同意這些所謂的"環境保育"......可見公民的環境保育意識還得加強......

6.jpg

當時的體能沒有很好,心裹一直祈求著不會爬到這麼高吧,不然我的膝蓋完蛋了

8.jpg

9.jpg

  過山龍,這種植物很常被香港的水族館當作水草來售賣,我小學的時候也有上過當=_=......因為覺得他外型很漂亮,所以買來襯托魚缸,最終不久還是掛掉......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應該是離開台灣前最後一次跑野外了,原本是打算去宜蘭再次拍野外的水生植物,但因為前幾天的旅程噴了不少錢和友人工作繁忙,未能陪同,所以只好把這個5天的計劃放下吧,後來因為看到某些拍的照片過曝了有點不滿意和網購買的溪鞋,潛水裝備送到了,想著想著應該也要去達成人生的成就—在水中看水草了~所以再次來到這裹吧~

穿著溪鞋在溪石上行走,行走能力已經是+10了

DSC_0003.JPG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才發現原來我習慣性忘得拍風景時用16:9的比例,後來壓縮圖片時也忘得把4:3的切成16:9就上傳了,囧......反種大錯特錯

DSC_0004.JPG

溪石上的鐵皇冠 ( Microsorum pteropus )與其他植物生長一起,卻有一番自然的美感

DSC_0007.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後幾天再訪這邊,聽朋友說這邊的圓葉節節菜已經越長越多,應該差不多到暑假中就會長滿了,可惜因為我暑期會回香港打工,所以無法一睹水溝長滿水草的景象,只好離去前先來告別吧~但不得不說這段旅程是滿衰小的,下雨不知多少天,終於等到停雨了,經過一番路程後,到達目的地後不久就被狗怒追= =

  在路旁的水溝拍照後,想拿起手機看照片有沒有失焦,結果趺進水中,秒速把它撈起時已經黑屏了,直接掛掉......我是滿討厭內置電的設計啦,手機進水也沒法立刻救,因為沒有地圖導航,只能逛逛我有印象的路,然後就下山修手機了,結果依然無救,只好直接買新手機吧......當下不止浪費一天的時間,還直接噴掉8000+16000......錢包滿痛的經歷啊,也考慮到之後也會常常往野外跑,只好直接買SONY 的Z5P吧!好啦,回歸主題吧,隔天我就再次上山去了,只能祈求不要再發生意外了,想起暑假要瘋狂上班賺回買手機的錢,我的心臟已經承受不起了!

下車不久,已經能看見鄰近的水溝已經是滿滿的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

DSC_0012.JPG

  遠看時,我還以為是日本珍珠草( Elatine orientalis ),近看才發現是水馬齒( Callitriche verna ),鄰近的水田也有水馬齒的分佈,所以這邊水溝也有,也是正常的~

DSC_0017.JPG

很有趣的是雖然他長在水中,但葉子又並沒有完全是水中葉狀態,他還是處於較像浮水葉的型態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回憶中,這裹應該是我第在台灣第二個去的點了,但這邊比較糟糕的是:基本上可以看見的水生動植物,都是外來種......例如棕溫蒂椒草( Cryptocoryne wendtii "Brown" ),銅錢草( Hydrocotyle verticillata ),之後再查看相關資料時,看來是居住附近的民眾放養,大約也是覺得有水就該有魚吧......反而這種心態卻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外來種在台灣本土欠缺天敵,也適應台灣的氣候,水質,而且體型,繁殖,生長速度更可能比原生種龐大,快速,亦令原生種的生存空間一直被壓縮,甚至野外族群慢慢滅絕,這些事情也是我不樂意看見的。

P_20160507_154353.jpg

P_20160507_154511.jpg

  日本珍珠草( Elatine orientaris )的水上葉,自從知道這裹的物種是鄰近居民放養之後,我一直也懷疑在這裹的日本珍珠草也是不是被放養的水生植物之一

P_20160507_154630.jpg

棕溫蒂椒草( Cryptocoryne wendtii "Brown" )

P_20160507_154646.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時段大約是我暑假回去香港前最後一小段日子,期未考考完,把工讀時數還得七七八八,開始回復自己之身,當時各種心身疲累,只想找些地方忬洩一下,站在萬里晴空下,想著想著,南部的天氣也好像不錯呢!或許,最後的幾天我會買南下的車票,到國境之南追尋著水生植物的蹤影吧,也在此再次開展在台灣的最後的尋找水草旅程的行程,但可惜當時對台灣棲地還是不太熟悉(南部倒是有聽過兩個),對尋找新的棲地也沒什麼頭緒,只好重遊舊地吧,相隔三秋,相信變化萬千,不知道到底會讓我驚喜,還是已經被破壞整治而令我失落?

  這次再往之前發現水圳裹的瘤果蔶藻( Blyxa aubertii ),之前去的時候還是零星幾株,散落在水圳裹,當時應該是被清理不久,再次到訪時氣溫已經回暖至很適合蔶藻暴走的溫度,從稀疏數根,變成青翠一片,倒是讓我感覺驚喜,未知之後的旅程又是喜是悲?

P_20160501_155030.jpg

P_20160501_155041.jpg

P_20160501_155119.jpg

P_20160501_155523.jpg

P_20160501_160112.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在香港的時候,我很喜歡往山上跑,去拍食蟲植物,蘚苔或風景的,我曾經以為香港的生態很糟糕,但自從今個暑假的旅程後,令我對香港的生態完全改觀了,亦開展了跑香港野溪的生涯,這幾次的旅程之後再分享吧,這個暑假一直忙於跑棲地和工作上,沒時間預先把文章趕好,回到台灣後一直忙於學業上,沒有時間去更新部落格。

  大約去年11月的時候,想到很久沒再登山了,也滿想看看台灣的風景和蘚苔植物,在欠缺平日體能操練下,再次開展了我的瘋狂登山的旅程,長期沒操練的結果是:每次登山後是各種的鐵腿或關節痛,囧,假日的早上在早餐店瘋狂啃完漢堡,再外帶些蛋餅跟三文治便往山上出發了

  登山約200米左右,往路旁的石/山壁看,發現了也滿多蘚苔植物,也是我常用的微景觀造景蘚苔之一-白髮蘚

P_20160228_113030.jpg

緩慢的水沿著山壁滴到植物上

P_20160228_113144.jpg

短小的曲尾苔科,如果用作造景觀為草皮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不知道種植上容易與否?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再跑水田野草的棲地,記憶中短時間內再次到訪的原因是:因為上一次下溪拍提燈蘚科( Mniaceae )的蘚苔時,把照片拍糊了,所以未能記錄在網誌上,所以刻意找個假日再次到訪拍攝吧!

上次拍攝鳳尾苔時,竟然沒留意到地上的兩團團尾苔~超級健康和翠綠

P_20160305_131636.jpg

P_20160305_131650.jpg

P_20160305_131734.jpg

P_20160305_131946.jpg

鐵皇冠( Microsorum pteropus )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篇是寒假旅程裹的終章了,最後一天友人知道的點既機車能去到的,都差不多跑光了,而且這好幾天的行程,開始令體力有能不勝負荷,只好漫無目的,騎著機車到處跑跑看,沒想到卻在這宜蘭的山上遇到團扇蕨,這片漂亮的山林孕育了這龐大族群的團扇蕨,當下的景象叫人驚訝,感嘆(也不得不很驕傲的說,我觀察力真的有夠他媽的強啊!!!XD ),也很感激這天雨終於停下了,可以脫離笨重的雨衣,隨心所欲,拿出手機去拍照片了!

P_20160121_110641.jpg

P_20160121_110727.jpg

P_20160121_110841.jpg

  圖中的蕨煩植物在FB面書很常被問是不是鐵皇冠( Microsorum pteropus ),可惜他不是,葉型跟葉子紋理,色澤也差太遠了

P_20160121_110932.jpg

頁岩上的帶葉蘚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要跑中海拔的點,往森林裹跑,可惜天氣不太理想,似乎雨衣跟安全帽已經成為我的好戰友了,因為這幾天一直戴著它們到處跑棲地,原本今天應該是最後一天,便要離開回到新北那邊,可是時間太急,回不及民宿取行理,又覺得跑的點不夠,便跟民宿再多租一天好了,便慢慢的騎著機車往山上出發去。我也是經過這次,才發現華碩拍苔蘚植物的效果真的不錯,可惜當我寫這篇文章時,我的手機已經因為跑野外手滑趺進水,完蛋了,為我的戰友默哀一分鐘......

  因為我對蘚苔的認識非常寥寥可數的,所以這篇文章蘚苔植物的名稱,我也是找外援來幫忙辨認的,在次感謝那幾位老師的幫忙,如有錯漏請大師幫忙指正一下吧!事不宜遲,繼續展開這趙旅程吧!

長在木架上的叢苔科,濕地苔屬 

P_20160120_091202.jpg

很像莫絲的苔蘚

P_20160120_091418.jpg

  木架上的菌類?其他地方長有些灰黑色黏黏的,類似菌膜狀的東西,友人說有些人會採這些東西來吃,不過我自己對野外的菌類,依然是保持碰也不要去碰,只可遠觀而不可食用的心態去對待了XD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跑完湧泉後,這次跑到河道去,河道水流較急速,環境比較適合葉子呈流線型的水生植物生長,不知道這次旅程又能發現到多少種的水生植物呢?

騎車時經過水田,水田裹一大片的水蘊草或蜈蚣草,我超級希望這片會是溝繁縷XD

P_20160119_150858.jpg

這種是怪蕨( Lomariopsis lineata )

P_20160119_151329.jpg

不知名莫絲

P_20160119_151335.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湧泉是地下水滲漏到地表的過程所形成,而湧泉潔淨的水質,不旦孕育不同大少的動物,植物,亦成為附近民居飲用,灌溉用水。無奈地面對經濟發展,湧泉被水泥化,工業廢料,農牧業污水排放所污染,最終生態環境一去不返了,最終受害的也是自己和下一代。所以探索湧泉也是我整個野外尋找水草之旅生涯的目標之一,希望能把湧泉的美發掘出來,也希望在棲地逐漸消失前,能把它美好一面記錄下來。

  經過第一天的行程後,在寒風冷雨的洗風下,跑了不少的點,最終來到此湧泉,但因為冬季天色更早入黑,到步時,已經開始漆黑一片,再加濛濛細雨,能見度不佳,只好先去吃飯及回民宿休息,經過一天的冷雨沖洗能泡在燙燙的泉水,舒緩一天的疲累,第二天早上再出發。

地下湧出的水

P_20160121_151632.jpg

日本珍珠草( Elatine orientaris )

P_20160121_153002.jpg

P_20160121_153038.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寒假回香港前一段時間,突然興趣大發,決定再開展到宜蘭尋找水草之旅。整個行程都超級狂的,因為我是事前沒有任何準備,包括:我沒有訂民宿,也沒有明確的目的地,最壞的狀況是,在宜蘭跑了好幾天,能發現到的水生植物是零。總括而言,就是靠著一股熱血在宜蘭裹腦衝......幸運地,當地友人得知我有興趣再到訪宜蘭,二話不說,馬上幫忙找廉價民宿,並找熟悉當地野外環境的草友幫忙,令小弟不至於在街頭流浪及無功而返,在文章再次感激兩位熱情的招待及熱心的幫忙吧!同時也展開了在寒風刺骨,冷雨迎臉,寒冬中跳進冰冷的水中的尋找水草之旅了。

  因為這大約三至四天的行程,跑的點也滿開,而且為了保護當地生態免受過多人為干擾,因此我把行程打亂,分為數個主題,行程當中也刻意不看地圖,沒有標記地點,所以我對相關發現地點完全沒頭緒~ 始終寫尋找水草之旅的目標主要是希望能提醒大家,這些美麗的植物可能隨時在身邊都能發現到,而這些棲地亦正面臨不同大小的威脅,而逐漸消失,希望能透過尋找水草之旅,去把水生植物漂亮的一面記錄,提醒自己也盡一分力去保護環境吧!

  這次主題為宜蘭之土,在農休期間,希望能在田邊發現到些水生植物,雖說田裹容易找到狸藻( Utricularia ),穀精( Eriocaulon ),溝繁縷( Elatine triandra )或蔶藻( Blyxa )等水生植物,但我期望反而不太大,始終部份農夫耕作方式,使用除草劑或有毒的農藥,令水生植物消失得無影無蹤,生態也被破壞了,環境也一去不返了,所以滿不樂觀的,對,題外話,別因為看完這篇,而刻意去跑農田找水草,因為其實不太好找,而且假如你是農夫,也不希望自己辛勞耕種的心血被人踐踏爛掉吧?話不多說,進入主題吧!

叢苔科 濕地苔屬的植物

P_20160121_101751.jpg

草地上一大片的台灣天胡荽( Hydrocotyle batrachium )

P_20160121_103210.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水流急速的溪裹,深綠色的一片,是水蘊草( Egeria densa )還是水王孫( Hydrilla verticillata )呢?

P_20160229_144740.jpg

沒有偏光鏡的悲歌,水面總是反光的......

P_20160229_144805.jpg

剛好旁邊的岸擋到部份的光,依稀看到長長的

P_20160229_145057.jpg

長長的一片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版主在找野外的水草時,很期待能夠看到野生的綠宮廷( Rotala rotundifolia "green" )和圓葉節節菜( Rotala rotundifolia ),雖然至今還沒看見到,其實我想看到的水草還有滿多的,要列表可能還列不完了,如果約略估計,大約有70-80種 還需要去找,直至一次跟友人交談後,得知某地方水田有其蹤影,所以也決定再次往水田出發!

  天胡荽(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這水生植物在草地,磚縫間也滿常看見,以前在水族市場裹是盆草,但現在已經被澳洲天胡荽取替了,可能是因為他的生長速度關係吧,我曾經去採過小量回家種植,但是發現種植很久,他依然保持水上葉的狀況,生長速度一般,沒想到竟然可以在這小小的水溝看到他的蹤影

P_20160229_141158.jpg

一直沿著水溝走,仿似有些驚奇的發現!有點像鳳尾苔!

P_20160229_141412.jpg

用手機放大拍攝,沒錯,真的是鳳尾苔!!我興奮起來了XD

P_20160229_141517.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月上半月,天氣依然較寒冷,驟雨初歇,換上萬里的晴天白雲,沿著計劃,開始往山上跑,在上一次登山,大約已經是上年七月的事,體力真的垂直下降的狀態,所以打算由較簡單的步道開始重投登山雅興。

  早上匆忙的在早餐店吃了一份漢堡,三文治~~~喝了一杯奶茶(現在回想起沒拉肚子,真在太幸運了,在山上遇到這狀況滿糟糕的XD ),再外帶兩份三字治作中午午餐就坐公車往山上出發~~~因為去的時候剛好陽明山花季,公車站真的人頭湧湧~~~

 

這次我從冷水坑服務站開始走,因為覺得山路比較多植物,蘚苔可以觀賞,所以從七星山東峰起步,根據著手機Google領航,向著夢幻湖方向出發

P_20160228_120942_PN.jpg

走了一段旅程隱約看到夢幼湖的觀景台了!!(其實已經不止一段了,把過程完全略過XD ),與寶石綠色的夢幻湖,距離漸近了

P_20160228_121007.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來北投尋找水草之旅囉~~~聽說北投區的水資源豐富,估計在水溝應該也能找到野生的水草吧~~~

日式建築活化用為北投文物館,不論內外均展現出日本的風情

P_20151129_143135.jpg

館內的紅葉亦展現出秋意來臨的沉靜氣息

P_20151129_150633.jpg

附近的地熱谷(又稱地獄谷),煙霧濔漫的景色叫人不禁按下快門鍵,把此刻此秒留下倩影

P_20151129_161217.jpg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上次的宜蘭員山鄉尋找水草之旅後,因為經費,假期問題,所以外縣,市的尋找水草之旅唯有暫停一下,希望1-2月可以繼續展開吧。現在的尋找水草之旅,唯有在假日把地點鎖定在台北,新北市,不過上次去北投找,跑了去溫泉那裹XD 怪怪的,看來在搜集資料方便要再慎重一點了。這次經過多番資料搜集,已確定這範圍會有,不會是什麼溫泉的XD 終於在中午便出發去台北,新北的公園尋找水草的蹤影了。

P_20151219_152749.jpg

在水中撿到在旋渦旋轉著的莫絲碎

P_20151219_152854.jpg

銅錢草(Hydrocotyle vulgaris)的浮水葉

P_20151219_152924.jpg

在石上附生的莫絲,不過不確定品種了

Mk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