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水田與溪流季節的過渡期中,我決定去山上拍狸藻,但出門才發現沒帶相機,更難得圓葉狸藻( Utricularia striatula )的終於花開了,只好隔天再去補拍順道下水拍山區的紅斑吻鰕虎( Rhinogobius rubromaculatus ),雖然紅斑吻鰕虎算常見的魚隻,但因為紅斑吻鰕虎主要分佈在山上或是中上游的的溪流,但我手機沒台灣山路的GPS定位app,像我這樣愛亂探索,但沒GPS定位,又不會記路的,肯定會在深山裹迷路或是被神魔仔帶走,所以我從沒打算去台灣山林小徑旁的溪流拍魚或蝦,這邊剛好有的話就順道拍吧!
剛下水就遇到第一隻紅斑吻鰕虎,雖然最近氣溫已經回穩至27度左右,但水冷依然超級冷,特別是山上的,但去年這時候我已經每天都在溪流裹渡日,我又不曉得為什麼那時候會有這樣的勇氣下水,我只知道現在很後悔幹嘛要下水,因為水真的有夠冷= =......但還是緊咬著呼吸管慢慢適應水溫,就趴在水裹拍魚。
紅斑吻鰕虎真的很醜,這句話我已經跟很多養溪魚或做溪流田野調查的朋友說過N遍,今天再次看到的感想依舊......嗯......醜爆了,但誰叫我在做台灣淡水水生動植物記錄,還是得要拍一下
紅斑吻鰕虎特是很特別的鰕虎之一,陸封型的牠在全台都有分佈,在不同區域都會出現族群間的表現差異,像是體型、體色、斑紋顏色及背鰭色彩,北、中、南部的都各有不同,我目前只有在北部拍攝過,在個人觀察下,北部的紅斑吻鰕虎的黑色素比較多,有些斑點都呈現白或黑色,其他流域有待以後環島旅行再潛拍看看。